大多数抽动患儿的家长,都在做这3件事!济南童康儿童抽动症医院在哪儿
儿童抽动症是孩子当中常见的疾病,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在平时除了受到抽动症状的困扰,还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面对抽动症,家长朋友们应该如何做?
一、了解抽动症
01
抽动症的一般特征
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02
抽动特点
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1)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
(2)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
(3)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此诱因而加重或减轻;
(4)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非持久性存在,且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
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
二、正视问题
大部分的抽动症状初展现在面部。有些孩子会表现为挤眼睛、吸鼻子等,也有些孩子会表现为清嗓子,有的家长不太理解,以为是孩子故意“挤眉弄眼”“做鬼脸”,因此批评孩子。
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很委屈、情绪更加紧张,因为孩子是没有办法完全控制抽动症状的。家长的批评和指责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亲子冲突,对家庭关系及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有的家长会“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症状,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就特别紧张和重视,反复询问孩子是否有不舒服、询问孩子症状的变化,或者带着孩子各地反复多次就医。而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忽视孩子的抽动症状。这其实是家长在面对相应问题时的两个“极端”。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抽动症状后,既不过分强调症状,也不要忽视症状的存在,正视问题,默默关注。
过分强调症状,包括对孩子的批评、责骂,以及对症状的过度担忧及过度求医行为,都有可能会加重及强化抽动症状;而忽视相应的症状,可能会使得一些确实需要就诊或医疗干预的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参与行为治疗
现在有些家长只重视药物治疗,却忽略了必要的行为治疗。
家长多寄希望于药物治疗,对于医生所提议的行为治疗,很多家长都不在意或容易忽略,其实对于年龄比较大,同时也比较配合的抽动症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有意识地通过训练来对抗抽动的症状,这对于抽动孩子的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常见的抽动症行为治疗有正性强化法、消极练习法、松弛疗法、自我监督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这4种方法。
1.正性强化法
正性强化法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依据,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治疗方法。
每当孩子出现所期望的行为或者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用奖赏的方法,立即强化,以增强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奖赏可选择适当的赞扬和鼓励,或者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和玩具等。
举例: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症状。
2.消极练习法
消极练习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的理论。
可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下意识反复做某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加长,引起孩子的反应抑制或产生疲劳,抽动的频率逐渐减少,症状得以缓解,从而减少抽动症症状。
举例:让孩子主动重复其抽动症状,1 分钟内重复数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感到疲劳, 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抽动情况,不适合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也比较常用,目的在于使抽动症儿童学会用系统的方式使每一组肌群轮换放松。指导孩子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有助于减少抽动。
方法是通过反复练习某种固定的训练程序,从而使全身放松。让孩子进行呼吸调节,以松弛紧张的肌肉,从而减轻抽动症状,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
举例:当孩子出现抽动的时候,让孩子闭上双眼,把注意力引向胸部,开始深吸气,然后缓缓把气吐出来,再吸气,反复几次,让胸部感觉松畅。这样,依此类推,将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
终,全身松弛处于轻松状态,保持一两分钟。按照此方法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有助于减少抽动。
4.自我监督法
自我监督法更适用于成人抽动,和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让孩子每天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抽动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是否与环境有关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有效增强孩子对抽动的觉察,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下次抽动时的心理压力。
通过记录对比,也可评估孩子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医生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温馨提示
虽然大多数的抽动障碍的孩子到青春期时症状会减轻,成年可缓解。但抽动症状可能会给孩子心理、学习、生活上带来负面影响且持续长久,所以早发现和早就诊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