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浩瀚智慧中,肺被视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肺病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太乙堂中医院梁世界院长指出,肺病的产生,或许与中医所说的“血被烧干”有关。
“血被烧干”,在中医理论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血液枯竭,而是指由于体内阴液不足,导致血热炽盛,灼伤肺津,进而影响肺的正常功能。梁院长解释说,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需要充足的阴液来滋养。当体内阴液不足,血热炽盛时,就如同火焰灼烧一般,消耗着肺部的阴液,使其变得干燥,从而引发一系列肺病症状。
血热灼伤肺津,首先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这是因为肺津不足,无法滋润呼吸道,使得呼吸道黏膜变得干燥,容易受到刺激,产生咳嗽反射。同时,由于肺津的亏虚,痰液也变得粘稠,难以咳出,进一步加重症状。
此外,血热灼伤肺津还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肺气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向外布散的功能,能够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气肃降,则是指肺气向下向内收敛的功能,能够将清气吸入体内,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当血热灼伤肺津时,肺气的宣发和肃降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呼吸不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梁院长强调,预防和治疗肺病,关键在于滋养肺津,清热凉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滋养肺津,如适量食用梨、藕、百合等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烟酒的刺激,也有助于预防肺病的发生。
总之,肺病的发生与体内阴液不足、血热炽盛有关。通过中医的智慧,我们可以从滋养肺津、清热凉血的角度出发,预防和治疗肺病,守护身体健康。太乙堂中医院梁世界院长的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在面对肺病时更加从容不迫。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