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抽动症复诊时,医生发现一个症状消失一个症状却加剧!原因竟是...
在往期的分享中,西西曾提到过遗传是导致抽动症的因素之一。
而一对同卵双胞胎,如果其中有一人出现抽动障碍,另一人也会有很大几率出现相关症状。
但你知道吗,即使环境相似、基因相同的双胞胎,他们的症状表现和干预进程也可能有所不同...
洋洋和洪洪就是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在8岁那年,两兄弟相继开始出现抽动症状。
一开始是家里的老二洪洪,出现了频繁眨眼睛、清嗓子等症状。
起初家里人都没有太在意,只是会偶尔“警告”他改掉这些坏习惯。
原本在警告过后,洪洪在家人面前还能“板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洪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
更可怕的是洪洪的这些“坏习惯”似乎还会传染,没过多久老大洋洋也逐渐开始出现类似表现。
家里人这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坏习惯那么简单,赶紧带着两兄弟找到了刘士东主任。
经过详细地问诊和检查后,两兄弟终都确诊了抽动症。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成主任当即便为两兄弟制定了周密的干预方案。
可前段时间家长带着两兄弟来复诊时,却告诉了王成主任一个奇怪的现象:
两兄弟按照同样的方案进行干预,但获得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异。
老大洋洋如今几乎没有眨眼睛、清嗓子的情况了。
然而老二洪洪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不仅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甚至还出现了晃头、耸肩等其它症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复查,在确定了洪洪不是因为其他病变引起的症状加剧后,刘士东主任给出了解释:
虽然双胞胎在基因上有很高的相似性,但其它外部因素对抽动症的发展也很关键。
像洪洪和洋洋这样同时进行干预,一个好转另一个却加重的情况确实相对少见,但并非不可能发生。
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接触到不同的风险因素,导致症状表现和干预进程有所不同。
事实也确实如此,抽动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症状的加重或影响治疗。
那么今天西西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哪些因素可能会造成干预效果差异。
让家长们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战胜抽动症。
01症状类型与程度
抽动症状的类型和程度不同,通常会直接影响干预效果和进程。
根据抽动部位的不同,抽动症可大致分为运动型抽动和发声型抽动。
★运动型抽动是身体上的抽动,发生在脸部、肩膀、脖子、躯体主干和四肢上;
★发声型抽动则主要表现为语言、声音上的抽动。
而这两种不同的类型抽动症在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分。
因此,同一种干预方案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抽动症时,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也会存在差异。
小朋友正在接受仪器
02生活环境和习惯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是影响抽动症的治疗进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生活环境,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或环境中其它某些紧张气氛等。
★不当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干预效果出现差异,甚至是使抽动症状进一步加剧。
03心理状况和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即便是双胞胎,他们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个人情绪。
而临床研究观察发现,抽动症患儿的发病及症状加重与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有没有遭遇精神创伤、精神压力是否过大、情绪波动有无异常等都可能导致干预效果差异或加重抽动。
老师辅导孩子进行心理评测
04个人意愿和积极性
此外,孩子自身的意愿和积极性对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家长们平时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治疗,培养他们的勇气与自信,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战胜抽动症。
后西西提醒各位家长,在对待抽动症孩子时,一定要多加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要因为效果差异而慌了心神,只有保持耐心和信心,根据医生建议做出相应调整。
这样才能让治疗发挥应有的效用,帮助孩子更好地康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