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大暑最热,立秋次之,处暑较凉。
大暑、立秋、处暑都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夏季节气,此时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汗液排出增多,易耗伤津液,导致体内阴液不足。若此时过于贪凉,如空调温度过低、风扇直吹等,容易使寒邪侵入体内,进一步损伤阳气,出现怕冷、四肢冰凉等症状。大暑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咽干舌燥、尿黄便结等;立秋时可能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处暑时则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症状。
针对上述可能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对于大暑时期的不适症状,可采取清热解暑的方法来缓解,如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而立秋时期可通过针灸等方式改善症状,如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刺三阴交穴、太溪穴等穴位。
建议在大暑期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注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的发生。而在立秋、处暑时节,则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工人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