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风湿免疫科医生张利君。有粉丝朋友私信问我:“碳酸氢钠不就是小苏打吗?它不是降尿酸药物为什么还要痛风患者服用?”,是的没错,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它也确实不属于降尿酸药物,那为什么不少医生的临床治疗和处方里还要应用这个药物呢?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尿酸过高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
肾脏损害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常见的伴发疾病,血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是痛风性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还会影响肾脏疾病的预后。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慢性肾脏病的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8%。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主要还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肾脏长期沉积、结晶,从而引起尿酸性肾结石、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以肾间质性炎症为主的肾损害。并且肾脏损害还会减少尿酸排泄,导致患者尿酸升高,以及尿酸在肾脏堆积,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要减轻肾脏的损害,及时治疗,防止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是其中的关键。但这和碳酸氢钠有什么关系呢?别急,我们继续看。
碱化尿液可防止尿酸盐在肾脏沉积
要防止尿酸盐在肾脏沉积,除了需要进行规范的药物降尿酸治疗,还可配合碱化尿液治疗。在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期间,有临床医生注意到尿酸有以下特性:尿酸是一种弱有机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两种形式;尿酸作为弱酸性物质,在酸性环境下不容易溶解,而在碱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在生理情况下人体的酸碱度为~,这个范围内尿酸钠在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溶解度为381μmol/L,但大多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液的PH值会出现明显降低。
数据告诉我们,对于正常人而言,弱酸性的尿酸没有什么危害;可是对于尿酸高的朋友来说,尿液呈弱酸性就能创造出适合尿酸盐在肾脏沉积的条件。因此,对于尿液PH值较低的痛风患者,合理地碱化尿液有助于防止尿酸盐沉积,以及保护肾脏;其中碱化尿液的药物就包括碳酸氢钠,以及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
不是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碱化尿液
尿液呈酸性对痛风患者存在危害,那么如何得知患者的尿PH值呢?是不是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碱化尿液呢?尿液的PH值是不是越高越好、越碱越好呢?
01/如何检查尿PH值?
一般来说,痛风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自己尿PH是否正常。对于痛风患者而言,病程早期尿常规一般没有什么改变;但如果累及肾脏,可以发现有蛋白尿、血尿、脓尿,以及尿PH值在~内等情况。痛风患者自己也可在家通过试纸单独检测尿PH值。
02/需要碱化尿液痛风患者人群
不是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碱化尿液。目前需要碱化尿液的痛风患者主要有:①、在检查尿液PH值后,如果尿PH<,那么就可能是尿酸浓度增高所致;如果进一步检查证明是体内尿酸生成增加,那么就需要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降尿酸药物;如果检查发现是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过多或分泌功能下降,那么就需要使用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以及配合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②、在患者有泌尿系尿酸盐结石或者在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时,需要进行碱化尿液治疗,这是目前风湿免疫界的共识;临床常见的情况是当发现尿PH值小于时,也需要适当进行碱化尿液治疗。
03/碱化尿液PH值的范围
痛风患者的尿液PH值不是越高越好。有不少患者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后发现血尿酸值下降了,便将碳酸氢钠当做降尿酸药物长期服用,其实这样反而容易对患者不利。当尿液过度碱化后,虽然不易形成尿酸盐结石,但却容易形成草酸钙、磷酸钙、碳酸钙等其他类型的肾结石;或者会在已经出现的尿酸结石表面形成磷酸盐外壳,阻止尿酸盐结石的溶解或者导致混合型结石的出现,所以尿液的PH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建议痛风患者将尿PH值维持在~之间,这样无论是尿酸盐结石还是钙结石的发生率都较低;并且在此范围内,既可以提高尿酸盐的溶解度,也不增加其他类型结石的形成风险。
值得提醒的是,使用碳酸氢钠以及其他碱化尿液的药物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尿酸盐的溶解度,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但是本质上它们并不是降尿酸药物。因此,痛风患者在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时,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还需要继续坚持使用降尿酸药物,不能将碱化尿液的药物代替降尿酸的药物。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