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弱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的结果,是中老年人的致命疾病。心衰的症状因病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心脏功能状况,对心衰病人治疗后仍需适当的家庭护理,才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心衰病人的家庭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一,减少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心衰患者一定要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一些年老、体弱、体弱的老年人,在感冒发烧时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才能有效地防止心衰加重延长患者的生命。疾病一旦发生变化,就应尽早就医。
二,按照医嘱合理用药;
心脏衰竭的病人在治疗后一定要咨询医生,合理服药,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改变药物的服药剂量,以免发生严重后果。药物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合理休息。
在家庭护理中,心衰病人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使机体的耗氧量降低。对急性期或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在注意功能完全改善后可进行轻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但必须掌握活动量,出现心慌症状时应停止活动休息。
四是合理饮食。
心脏衰竭病人一定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心脏衰竭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饮食原则应以低钠、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衰竭病人的病情。
五,做好皮肤的护理工作。
对心衰的病人一定要注意保养皮肤,卧床休息时应加强接触部位皮肤的护理,适当按摩,防止褥疮形成。病人家属也应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按摩,护理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出现擦伤,对于水肿严重的人更应加强对皮肤的保护。
六是心理治疗。
治疗后还应对心衰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与病人进行心理交流。因为许多卧床的病人对生活缺乏信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病人,在生活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使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情绪,病人本身也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七是自我监控。
心脏衰竭的病人应重视对自身状况的监测,当出现气短、夜间憋闷、咳嗽咳痰、疲乏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八、定期复查。
心脏衰竭的病人在治疗后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心电图和心功能,能准确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居家治疗过程中,心衰病人必须接受科学规范的护理,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