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副主任医师王桂华
医学博士,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髋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DDH、股骨头坏死、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损伤、肩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2016年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关节外科进修学习。在核心期刊和SCI发表论文十余篇。
王桂华的求学之路始于南京医科大学
2003年他完成了本科学业
为日后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五年后,
正值国内骨科飞跃发展时期
机器人、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
他攻读南京大学医学院骨外科研究生
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但这还不是终点
2015年王桂华再次选择了挑战自我
在南京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博士学位
这次,他主修的是人工关节置换
——假体松动的预防及治疗
然而,
这仅仅是医学征途的起点
是万里长征的第y步
他是,骨科“武将”
作为外科医生中的一员“武将”
平均每年做200余台骨科手术
其中关节镜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50%
他率先在院内开展了多项新技术
如人工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术、
悬吊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镜高强线套捆治疗膝韧带撕脱术等
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骨科治疗水平
然而,
这名“武将”并非天生神力
在骨科手术过程中
麻醉过后患者的大腿和胳膊沉重无比
需要臂力与耐力将患者稳稳托起
且骨科手术往往是一场马拉松
他印象z深的一次是
一名多发骨折伴血气胸、
肾挫裂伤、肠穿孔等复合伤患者,
历经24小时终于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有时还要穿上又重又闷的铅衣
这是一种重达二三十斤的防护服
手术结束后常常全身湿透
堪比洗了个澡
而手术中消耗体能的地方可不止这些
骨科医生经常要在“硬骨头”上下功夫
人类骨头的硬度在3~4之间
天然大理石的莫氏硬度一般是3
一台成功实施的骨科手术
除了有赖于手术医生熟练的操作
还必须具备齐全的工具
一台膝关节置换术需准备150余种工具
切割板、截骨板、摆锯、骨钻、骨锤....
不论是穿铅衣、抡大锤,还是抱大腿
哪样不消耗体能?
王桂华笑称骨科医生可以没有脾气
但必须要有力气。
他是,匠心医者
“伤筋动骨一百天”
他深知传统骨科手术大刀阔斧
创伤大、恢复期长
因此,
他积极投身于微创手术的研究与实践
不断学习和探索新技术、新项目
如“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术”
仅需在患者肩关节上开3-4个1cm切口
如“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成形术”
患者术后6小时可下床,2天可出院
真正实现了快速康复
尽管工作繁忙
但他喜欢在晚餐后漫步夜色下
心中思考着明日手术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欣赏江北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
不仅映照出城市的繁荣与希望
更激发了他内心的澎湃与激昂
在医路上,不断学习,永不止步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