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 亿人被抑郁症困扰。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抑郁患病率约为 5% - 8%。让青少年在学业、社交、家庭关系中受挫,若不积极治疗,更会阻碍他们的身心成长。
1
儿童青少年抑郁在不同年龄段特点
学龄前期:孩子明显对游戏兴致缺缺,出现违拗、攻击或退缩行为,难以融入同伴交往,睡眠和饮食也出现紊乱。
小学期:不愿上学,成绩下滑,与同伴、成人关系紧张,常伴有腹痛、头疼等躯体化症状。情绪波动大,易恐惧、焦虑,会突然痛哭、喊叫,冲动易怒,部分孩子还会有躯体攻击行为。
青少年期:女孩易出现进食障碍,男孩则更多表现为躯体攻击。有念头,开始尝试酒精、药物,甚至出现偷窃、撒谎等反社会行为。除了悲伤、自卑、兴趣减退这些类似成人的抑郁症状外,还会冲动鲁莽、易激惹,自尊心降低,成绩下滑、抗拒上学,体重、食欲和睡眠也会明显变化。
2
治疗思路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的目的首先应是缓解症状,其次是恢复功能与降低复发风险。心理治疗优先:专家共识指出,轻中度青少年抑郁障碍,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心理治疗(IPT)和家庭治疗是推荐方式。通过改变不良认知,给予社会支持,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恢复社会功能。药物与中医结合:中重度青少年抑郁障碍,推荐抗抑郁西药联合辨证中药、中成药或中医理疗,增强疗效,减少西药不良反应。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是药物类型,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常被推荐为青少年抗抑郁用药。
孩子抑郁了能不能不吃药?药吃了真的有用吗?
对于中度以上抑郁症,药物治疗不可或缺。它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改善情绪。
药物治疗有副作用怎么办?
家长常说“是药三分毒”,家长对药物副作用心存顾虑很正常。但药物副作用大多可防可控,不必过度担忧。
孩子抑郁了服用药物会上瘾吗?
心理(精神类)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其中,只有抗焦虑药中的苯二氮卓类长期服用可能成瘾,需严格遵医嘱。其他几类一般无依赖性。
孩子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多久可以停药?
抗抑郁治疗分急性期(8 - 12 周)、巩固期(4 - 9 个月)和维持期(至少 2 - 3 年)。
病情稳定后,可与医生商讨停药计划。因抑郁症特殊性,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建议 1 - 3 个月逐渐停药。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是隐匿的痛苦,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情绪不佳,休息或休学就能好转。
但抑郁症不会自行消失,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给孩子未来好的保障。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