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失眠的患者就医时常会抱怨——每当试图入睡时就会担心今天又睡不着,也就是表现为睡前总有一种独特的恐惧感,担心无法入睡,感到烦躁或情绪波动。
同时有这类患者虽然还存在睡眠前有困倦思睡感觉,但一躺上床后却变得异常「精神」,警觉性升高,长此以往,每晚的睡眠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睡眠焦虑是指对入睡困难的恐惧或对睡眠期间可能发生的睡眠事件(噩梦、睡眠麻痹或创伤事件)的焦虑。
他们可能会害怕睡不着,或入睡后会发生什么。有些患者人可能还延伸至整天担心或纠结,为难以获得充足的睡眠而感到焦虑。
有些人由于想到或试图入睡时会感到极度痛苦,反而尽可能长时间不睡觉,形成睡眠障碍的恶性循环。
焦虑性失眠的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1
睡眠感觉障碍
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许多焦虑性失眠患者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TA一直在打呼噜。
2
晨昏颠倒
有严重焦虑性失眠的患者通常是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有很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夜间却兴奋不眠。
学习、开会、上课打盹,看电视靠在沙发上就睡着,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说什么也睡不着。
3
入睡困难
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患者本来也很困,也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躺在床上后不停的胡思乱想,越想越兴奋。
4
睡眠浅容易做梦
患者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还有的患者经常做恶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缓解焦虑性失眠的方法
1
饮食调理
在睡前可以适量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有助于舒缓身体,改善睡眠质量。
减少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焦虑感和影响睡眠。
避免在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等。
2
冥想与正念
冥想和正念练习能够帮助人们专注于当下,减少杂念和焦虑感。
在睡前进行冥想,可以让自己更加平静,更容易入睡。
3
放松训练
通过肌肉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焦虑感,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4
心理咨询与治疗
如果焦虑失眠症状严重,且通过自我调节无法缓解,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5
调整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在睡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使用电子设备或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增加焦虑感和兴奋度。
6
运动疗法
在白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调节不良情绪,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但注意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兴奋度。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