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诊断方法独具特色,讲究“望闻问切”,对于结肠炎这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通过 “望” 诊也能发现诸多端倪。南京太乙堂特邀专家杜保国在结肠炎的中医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深知其中的奥秘。
首先是面色的观察。当人体患有结肠炎且病情较为严重或长期迁延不yu时,脾胃功能往往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从面色上看,患者可能呈现出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的状态。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结肠炎导致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从而出现这种典型的面色变化,反映出体内气血亏虚与脾胃功能的失常。
其次是舌苔的望诊。舌苔犹如肠道健康的晴雨表。对于结肠炎患者,常见的舌苔表现为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舌苔厚腻多提示体内有湿浊或湿热之邪蕴结。如果舌苔白腻,一般表明寒湿之邪较重,可能是由于患者过食生冷或居住环境寒湿,导致寒湿困脾,影响肠道分清泌浊功能,进而引发结肠炎;若舌苔黄腻,则多是湿热内蕴肠道,常伴有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等症状,湿热之邪相互交结,阻滞肠道气血运行,造成肠道黏膜的炎症损伤。
再者是对患者体态与腹部外观的审视。长期被结肠炎困扰的患者,由于肠道功能紊乱,营养吸收不良,身体往往较为消瘦,肌肉松弛无力。观察腹部时,可能会发现患者腹部膨隆或有轻微压痛,尤其是在病变部位对应的腹部区域。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导致肠道积气、积液或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反映在腹部外观上就会出现这些变化。
此外,还可以留意患者的精神状态。结肠炎患者因长期腹痛、腹泻等不适,身体的不适会在精神上有所体现,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的样子。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受损,心神失养所致。
南京太乙堂特邀专家杜保国强调,中医通过“望” 诊对结肠炎患者的这些症状进行综合判断,能够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虚实、寒热属性等,为进一步的 “闻问切” 以及准确的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帮助结肠炎患者缓解症状,恢复肠道健康。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