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中医访谈

身体上火,会连累五脏:心火、肝火、胃火,各有几个对应症状

举报/反馈
2020-01-07 10:46:1539健康网

“昨晚吃了一顿火锅,感觉有些上火,喉咙不舒服,回家煮了金银花水来泻火,谁知第二天醒来喉咙更痛了!”

“一碗白萝卜汤下去,嘴角的痘痘又多冒了两颗,泻火怎么变上火了?”

……

在生活中,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可能遇到上火的烦恼,一股脑儿想着把吃出来的火如何给吃下去?凉性食物成为人们的首选“救火队长”。

可是很多时候,明明是上火,吃了凉性食物之后症状反而更加严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妙姐邀请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详细解释,并教你正确灭火。

这些症状提示虚火,不适合吃凉

大家口中的上火,在中医学中属于“火热证”范畴,是由于阴阳失衡,火热上炎所致。上火可分为“虚热上火”和“实热上火”,前者主要由阴虚火旺所致,而后者则因阳盛实热所致。邓聪指出,如果不分火性,没有辨清虚实寒热,就随意喝凉茶或食用凉性的食物,对于虚火反而越吃症状越重

到底实火与虚火有什么不同,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

1、实火

一般是由于受到火热侵袭或饮食过于辛辣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精神刺激(气有余便是火)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口舌生疮、口苦燥渴、咽喉肿痛、牙龈出血、疖疮乍起、身热烦躁、尿少、便秘等症状。

可选取清热泻火的食材,如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罗汉果、板蓝根、鱼腥草、马蹄、绿豆、粉葛、白萝卜等。

2、虚火

一般是由于内伤劳损造成的,比如劳累过度,或者经历一场大病损耗了 元气,使得五脏六腑失去平衡身体过于虚弱,从而产生内热和虚火。

虚火又可细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证型。

阴虚火旺患者大多表现为身体潮热、夜间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口舌生疮、鼻腔热烘、躁动不安、心烦多梦等症状。

气虚火旺的病症相对要少见一些,主要表现为身体低热、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尿清便溏等症状。

虚火可选取益气滋阴降火的食材,如西洋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生地黄、玄参、石斛、莲子、百合、雪耳、雪梨等。

火在五脏,表现也不同

上火分虚实,但具体到五脏(心、肺、脾胃、肝、肾),分别可引起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 表现也有所不同。

心火:心火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其中虚火主要表现为身体低热、夜间盗汗、口干舌燥、心烦意乱等;而实火主要表现为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发黄、易怒暴躁等。

肺火:肺火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其中虚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带血丝、咽干疼痛、音哑、潮热盗汗等;而实火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牙龈出血、暗疮、便秘等。

胃火:胃火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其中虚火主要表现为咳嗽少食、腹胀便秘、舌红少苔等;实火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口腔溃疡、上腹不适、舌苔黄腻等。

肝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肝火大动”“肝火旺” 等词语来形容暴躁易怒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肝火与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关联。肝火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睡眠不稳、头痛头晕、舌苔增厚等。

肾火:肾火多为虚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睡眠不稳、身体烦闷、牙齿松动、腰酸背痛、面黄消瘦等。

我们需要仔细分清楚属于哪一类火,从而方便对症下药,减轻给身体造成的伤害。

边吃烧烤边喝凉茶,脾胃很受伤

由于大家的固有印象中,上火就是吃出来,是吃煎炸炒过度造成的,于是为了预防上火,一边熬夜吃烧烤一边喝凉茶饮冰啤。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混搭吃法,在宵夜档非常普遍,备受店家推荐。

“这种饮食搭配其实非常不健康,会慢慢损伤我们的脾胃。”邓聪表示,好比是一面放火烧身,一面拼命救火,结果受伤的是脾胃,“只是这种慢性损伤一时半会察觉不出来,日积月累就会耗伤气血的生化之源,出现各种虚症,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祛火”中医常用这些药,服用不要超三天

妙姐知道,很多家庭常备 “祛火药”,诸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丸、双黄连口服液、一清胶囊、口炎清颗粒、清热消炎灵胶囊、清热祛湿颗粒、片仔癀、夏桑菊、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大家是各有所爱。哪个常用就买哪个,并未过多考究是否适合降火。

邓聪说,“祛火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症应用效果好,但均以性味寒凉的药味为主要组成,长期服用、大量服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比如:牛黄解毒片/丸中含有的大黄、冰片、石膏、黄芩等成分性质寒凉,大量、长期服用会伤害脾胃。对于体质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即使有上火症状也不适合服用。

另外,有些“祛火药”含有泻药或冰片或雄黄等成分,对孕妇是禁用的,幼儿和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她强调,“祛火药”再好,都不能过量服用、长期服用,症状消失就要停药,一般不能超过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停药并到医院就诊。在服用清热降火类中成药期间,饮食上也要调整,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并多喝水;生活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