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生姜,药王孙思邈最爱用的止呕圣药

  生姜性味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它被药王孙思邈成为“呕家之圣药”,止呕、缓解恶心的作用明显。

  据《东坡杂记》所载,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见到净慈寺的一位八十多岁的高僧,只见他步履矫健,胸挺腰直,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

  询问之下得知,原来此高僧有一个驻颜秘方。苏东坡因此做诗道:“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首诗被后人收载编著于《苏沈良方》中,叫做“驻颜不老方”。

  5类人最宜多吃姜

  鲜为人知的是,对以下几类人来说,吃姜的好处更多。

  1.胃口不好的人。

  “饭不香,吃生姜”,民间的这句谚语提示我们,胃口不好的时候可以吃点姜。中医认为,生姜具有独特的辛辣味,可以刺激味蕾,健脾开胃。

  吃法:

  食欲不振时吃1~3片生姜片,确实可以促进食欲。如果不能接受生姜的味道,可以把姜放在醋中浸泡后食用,不但能减轻姜的辣味,醋的酸味也有助提高食欲。

  2.长时间吹空调的人。

  家里、办公室、车上、商场、超市,哪里都有空调,闷热的夏天,人们纷纷缩进用空调筑起的“壳”里。然而,在空调房时间太长很容易受寒,加上一直不出汗,会使人头痛、头闷、恶心,还会出现食欲低下、拉肚子等症状。

  吃法:常喝生姜茶,每次取生姜3~5片,用沸水沏开,趁热喝。此外,常喝生姜粥也有助预防空调病,具体做法是:取姜10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姜,煮至米熟即可,趁热服食。

  3.胃寒的人。

  炎炎夏日,冷饮和瓜果是很多人消暑的好帮手。但对胃寒的人来说,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他们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

  吃法:

  胃寒的人可以早上用姜煮水喝,姜水能配合人体清晨阳气的上升,暖胃效果更好。此外,拌凉菜时加点姜末或姜丝,可以中和凉菜的寒性,驱除人体内的寒气。

  4.风寒感冒的人。

  有怕冷、头痛、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等风寒感冒症状,喝一碗红糖姜汤可以有效缓解不适。因为生姜性温,恰是风寒“杀手”,有发热、祛风、散寒的功效。

  吃法:

  取生姜10克、红糖15克,将生姜洗净、切丝,用开水泡5分钟,文火熬2~3分钟,加红糖调溶。

  5.晕车的人。

  坐车前半个小时嚼两片生姜或者坐车的时候含一块生姜片,有助预防晕车。如果感觉口感不好,或为了方便,可以用姜糖代替。

  此外,姜还能减少孕早期恶心、呕吐的症状,孕妇可随身带一些姜茶或者姜糖。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几类人不适合吃姜:

  第一,手脚心发热的人,这类人属于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而生姜性温,容易耗损津液,还会出现口干、眼干、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

  第二,便秘人群,因为便秘多属于肠热,大量吃姜会加重便秘症状;

  第三,口臭的人,中医认为口臭是由胃热所致,生姜性温,胃热的人吃会加重原有的症状,甚至引起牙痛、头痛、痔疮出血等症状;

  第四,咳痰较黄的人。痰黄的人是因为肺热肺燥,食用姜易加重症状。

  生姜最适合保存在温度为14℃,湿度为65%的环境中。因此,千万别放在冰箱里,容易变色、变质。生姜不耐干燥,可以用报纸或厨房纸巾包好,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要用时,就算外皮有点干,但里头看起来新鲜就没问题。 ▲

  受访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 于景献

2017-07-29 00:00:00浏览1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