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食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疾病食疗

补气怎能少了黄芪?李时珍都说它是“补药之长”

举报/反馈
2017-06-18 00:00:00生命时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中,“王孙”是中药黄芪的别称,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

  《旧唐书·方技传》中记载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中风说不出话,遍请名医都没有效果,许胤宗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放到柳太后床下,药汁弥漫,柳太后当晚就能说话。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它是治疗气虚的常用药,常用于中风后遗症、气虚感冒、月经不调、先兆流产等。

  黄芪可通过补气改善面部色素沉着、暗黄、苍白、虚浮不紧致等皮肤状况,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调节卵巢功能,还能加强子宫收缩、促进产后子宫及体型的恢复。此外,黄芪可健脾肺之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头昏、眼花、畏寒、手脚冰冷、易疲倦、月经量多、低血压等症状。

  黄芪乌鸡汤补气血

  要补气的女性可将黄芪、红枣、枸杞搭配煲汤,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当归补血、黄芪补气、乌鸡滋阴补肾,该药膳适于气血不足、肾虚导致的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经期不准等。

  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可配茶饮或煮粥、与乌鸡煲汤。

  原料:红枣3~5粒,黄芪3~5片,枸杞5克

  做法: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去核;黄芪、枸杞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茶饮需三者一起煮开后转小火煎20分钟左右即可。

  黄芪猪肺汤止咳平喘

  天气一冷就咳嗽、气短、喘不上气,冬天是很多老慢支患者一年中最难过的一段时间。

  有胸闷气短、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微等气虚表现的老慢支患者,如果平时能适当地补补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防病抗病能力,减少咳喘发作。

  黄芪猪肺汤

  原料:党参10克,黄芪10克,百合30克,猪肺250克

  做法:加适量的水及料酒,炖熟后放少许食盐饮用。需要提醒的是,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要及时就诊,不可用食疗方法代替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用黄芪也有禁忌,五心(手脚心和内心)烦热、潮热盗汗的阴虚患者,口腻无味、舌苔厚腻的湿热患者及口干面红目赤、舌红便秘的实热证患者不宜轻易用。▲

  受访专家: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周艳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黄楚燕

周艳艳副主任医师妇产科 河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