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针灸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疾病针灸

三伏天针灸疗效会更好?

举报/反馈
2014-07-28 05:08:3339健康网综合

  大港问:三伏天针灸疗效更好吗?

  李昌植答:上海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李培卿认为,伏天气候炎热,腠理开疏,同时假伏天阳气助体内不足阳气,以增强卫外作用,提高疗效。

  (李昌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

  “伏针”,即在盛夏三伏天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地区。盛夏三伏的针刺,因三伏天天气炎热,阳气生发,对一些慢性疾病及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的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在此时针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法是将传统季节节律与针灸治病相结合,是继子午流注等之后又一特色疗法,针家除要重视外,且应使这一独特疗法得以发扬光大。

  古代医家根据物候思想,格物致和,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一样有周期变化,从而产生了按时选穴,顺时而针的思想。早在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中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类编》中提到:“痹者……久邪与气血混处,取穴颇迟,当此长夏发泄司令。按图针刺,每五日、七日一举,经络气血流行,邪气难以容留”,说明当时对伏针已经有了完整的认识。

  上海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李培卿在清末民初正式提出伏针疗法,他认为,伏天气候炎热,腠理开疏,同时假伏天阳气助体内不足阳气,以增强卫外作用,提高疗效。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同时,也要注意,三伏天是上海乃至江南地区针灸科门诊量全年最高峰时期,患者众多,诊疗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中暑

李昌植主治医师针灸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