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中国传统医学,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但长期以来,中医一直在某些方面备受人们争论。
用疗效评判科学 片面
有人认为,中医科学与否看疗效,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众所周知,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经“神汉”、“巫婆”驱妖捉鬼后,部分心因性疾病患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疗效,这能说明“驱妖捉鬼”是科学吗?疗效正是迷信活动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有一定市场甚至屡禁不止的原因。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疗效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心理治疗是科学方法,而驱妖捉鬼却是迷信。不破除这个错误观点,一些“神医”、“大师”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中医与科学对立 不对
有人认为,“持科学的态度看中医学,中医学就不是科学”,“中医是与科学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把中医与科学完全对立起来。把中医过分神秘化,也不符合现实情况。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可以治好病,这就说明它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它是一门科学,无需争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中医传统疗法的秘密被逐渐揭开。如中医用青蒿治疟疾,现代科学证明其中的青蒿素可以杀死疟原虫;中医用砒霜以毒攻毒治疗白血病,现代科学证明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医针灸可以止痛,科学研究发现针刺可以在体内产生一种类吗啡样物质——内啡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中医让西医望尘莫及 太玄
有人把中西医完全割裂开来,认为中医处方中的君臣佐使有机组合使中药发挥了奇特的疗效,让西医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中医和西医在治疗一些疾病时,有着不同的优势,甚至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两者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为它们的思路和方法有相通之处。如为了了解病情,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有视触扣听;为了全方位治疗疾病、减少毒副作用,中医处方有君臣佐使,西医也有综合治疗。因此,应认真分析中西医用药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对传统医学的与时俱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