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中药虽好,也要注意
许多中药都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常见中成药有安宫降压丸、复方羚角降压片、降压丸、菊明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中草药有钩藤、罗布麻叶、葛根、黄芪等,疗效都较明显。
但在目前的高血压治疗上,中药并不能取代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西药,而且在使用降压中药时应当“因人而异”,根据体质和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相应中药。人的体质分为寒凉型和温热型,热性体质可以服用寒凉的中药,如果服用了相反的药物,不仅无效,甚至会有反作用。
辅助治疗,谨防副作用
有些患者担心“是药三分毒”,总想找一种类似山楂降压胶囊宣传有奇效的“灵药”来控制血压。事实上,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高血压的治疗应该做好长期服药的准备。
从中医理论上看,中药在高血压的防治上,有独特的“标本兼治”优势。高血压属全身性疾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很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间接达到降压目的。如黄芪可以补气升阳,因而过去害怕其升高血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不仅能降糖、降脂、降压,还可改善冠脉供血,提高免疫机能,因此适用于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例如,将生黄芪用于舒张压高、脉压差小的病人,不仅能降低舒张压,还能增大脉压差,明显改善病人的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再如,三七可以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降压、降糖、降脂、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也很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
中药单一的用药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几种中草药一起服用,才有效果。例如单纯服用野菊花,降血压效果肯定不明显;而野菊花、天麻、葛根等几味药一起用,效果就会明显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滥用中药也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例如,马兜铃科植物青木香、广防己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其中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久服可能伤肾,因此在遣方用药时最好避而远之。
主任医师
北京胃肠科医院 胃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儿科专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抚顺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哈尔滨市南岗区拉林路2号
三级 中医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育才路15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南县南洲镇文卫路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汾阳路总院: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宝庆路分部:宝庆路19号;浦东分院:耀华路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