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产科 > 专家访谈

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李玮璟详谈孕前及孕期检查

举报/反馈
2009-11-04 00:40:0039健康网

  39健康网:有很多网友提出,自己推算的孕周与医院测的结果不同,而不同医院间孕周的测算也会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用何种方式测出来的孕周才是准确的?

  李玮璟教授: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末次月经的月份-3/+7,日期+9得出的数字就是预产期。例如:末次月经是2月9日,预产期:9月(2+7)18日(9+9),末次月经是5月20日。预产期是:2月(5-3)29日(20+9)。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末次月经不清楚,真正的预产期只能在孕早期确定,不能等到5个月后在更改预产期,否则很难判定是否有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还有预产期的计算前后有1周左右的误差是不会影响胎儿预后的。所以,前后差几天是没有问题的。

  39健康网:很多孕妇对于怀孕后要做哪些检查,具体什么时候要去做检查,不太清楚,每个医院的要求也不一样,请李教授详细的讲讲。

  李玮璟教授:

  1、孕11-13周抽血和做超声检查,计算唐氏风险。

  主要意义:通过血清和超声检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2、16周后常规产检,包括抽血,验尿等。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能、血型包括Rh血型、甲胎蛋白、乙肝、有些医院还提供丙肝检查、梅毒艾滋病等等。

  主要意义:检查这些主要用于除外孕妇严重的肝肾疾病或是传染病等影响妊娠结局。有些医院无法开展早期唐氏筛查则应该在此时补测以预测胎儿患胎氏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的危险。

  3、20周左右做超声排除胎儿畸形。

  主要意义:除外胎儿各器官畸形,绝大部分胎儿畸形可以在此时检查出来。

  4、25周左右检测是否患有合并糖尿病

  主要意义:发现糖尿病,首先控制饮食,大部分孕妇通过控制饮食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病情,否则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高血糖状态对胎儿是非常危险的。糖尿病孕妇的胎儿畸形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心脏畸形,所以诊断糖尿病后,要认真检查是否有胎儿畸形。

  5、30周左右复查超声排除晚期出现的畸形。心电图检查心功能。

  主要意义:有些胎儿心脏异常,如胎儿心律失常和一些血管畸形,还有胃肠道和头部畸形往往在孕晚期表现出来,所以孕7、8个月时要详细检查一次超声,除外晚期出现的畸形。另外,孕8个月是孕妇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所以要检查心电图,观察是否合并心脏异常。

  6、36周以后应该每周做一次胎心监护。

  主要意义:胎心监护可以观察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

  7、38周左右最后一次超声检查羊水、胎位、胎盘、脐带等问题。

  主要意义:如果有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等危急情况,则应该立即终止妊娠。

  在以上检查过程中,如果有特殊情况应该尽早检查,不要等待。很多胎儿的问题是不能“观察观察”的,除非已经知道病因。

  39健康网:您刚才提到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哪些情况呢?

  李玮璟教授:比如孕中期的超声检查发现某些染色体异常的标记物,如:心脏强回声光斑,肾盂扩张等,不能简单的等待下次超声复查,而应该根据情况立即检查羊水或脐带血除外染色体异常。

  39健康网:18周后,孕妇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胎动。有很多孕妇担忧:有时感觉到宝宝在肚子里动,有时又感觉不到动,有时有规律,有时又没有规律,这是正常情况吗?什么情况下属于胎动不正常,要尽快就医呢?

  李玮璟教授:孕早期和孕中期胎儿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7个月后孕妇可以明显感觉到胎儿运动,多数胎儿喜欢晚上运动,上午比较安静。 但无论如何,每天胎动的次数不能少于12次。如果连续胎动不停,或长时间没有胎动,应该到就近的医院检查,或自己在家里听听胎心。正常胎心120-160次之间, 如果胎动时可以达到170次,但很快会恢复正常。如果胎心持续低于120次或高于160次则应该到医院检查。

  小编点评:

  经常在论坛里,看到妈妈们“告诫”准妈妈:唐筛是没用的,浪费钱;抽筋是因为缺钙,要多喝牛奶或是吃钙片;夫妻双方很健康的话,基本上不需要做检查;孕期要多休息,少运动,保胎;怀孕6个月前不需要做检查;医院的检查项目都是骗钱的,能省则省,每笔都是钱……每每看到这些信息,都不寒而栗。个人觉得,评估孩子的健康没办法以金钱多少来衡量是否划算,同样,不做正规的检查,仅用所谓的“经验”来判断肚子里的宝宝是否健康,也很不现实。希望上述文章的专家解答,能给准备要孩子的夫妇和准妈妈们正确的指引,希望每个家庭都拥有健康的宝宝。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