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行业动态

“中国血管健康工程”走进广州

举报/反馈
2012-06-01 17:51:0039健康网

  健康是有颜色的:赤橙黄绿危险分层让患者了解目标值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预计未来20年里我国4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还将增长2-3倍。一组中美两国数据对比显示,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比美国低了近40%;治疗率低了20%;我国高血压诊断率和治疗率均不到美国的半数。此外,我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控制胆固醇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却最易被大众所忽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安定教授认为:“关键是要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三低'现状。'三低'即大众对'胆固醇'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低,同时还存在冠心病和脑卒中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不足。这些都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科室副主任周淑娴教授介绍说,因为我国各医院的血脂化验单结果都是按照健康人群的数值为标准,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从而没有启动有效的降胆固醇治疗或减少甚至停用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

  目前在广州,以中山二院为代表的众多医院已经开始推动血脂检验报告单上添加危险分层信息的工程,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的多少,用红色代表极高危,橙色代表高危,黄色代表中危,绿色代表低危,来确定患者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从而提高患者对于高胆固醇的危害性的认知及了解胆固醇的目标值是依据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程度而不同,树立“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越高,胆固醇目标值越低”的正确理念,让患者了解自己属于什么危险程度,根据更个性化的达标值接受治疗,更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

  “我们也呼吁国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医保政策,鼓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大规模高危人群筛查和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徐武华教授介绍说,与美国经验能够相互印证的是,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筛查,尤其针对容易被忽视胆固醇进行筛查,是进一步推动广大人群控制三高,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重要途径。以红会医院为例,截至5月21日,已经免费筛查了1889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其中比例高达50%,全广州筛查人数达到17807人,平均血脂异常比率为58%。这里面的血脂异常是与指南危险分层中对不同人群定义的血脂指标来判定的。这提示我们,需要更好地推动中国患者对这一疾病知晓率的提高,推动能够更积极地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最终患者获益最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科室副主任付耀高教授介绍说,中国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在广州也在积极推进中。这一项目旨在提高我国脑卒中规范治疗水平,加强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控制,无论在医院还是家庭的治疗都应依照治疗指南加以规范,遵循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的方案降压、他汀、抗血小板(医学上称为ASA方案),从而减少卒中的致死和致残率,预防卒中再发。

  编后语:作为“中国血管健康工程”的重要城市,广州还将与全国其他城市并肩,广泛开展从医院到家庭(H to H)全程疾病管理、大众胆固醇知识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向广大群众普及胆固醇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梗和中风以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自我居家管理的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于常见“三高”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特别是对最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的重视,提高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促进全民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同时倡导公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事业发展,迎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事件“拐点”的早日到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辛欣,通讯员:余平、张馨)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