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肿瘤新媒体

吃甜食致癌?别慌,本文告诉你你如何科学吃甜,健康吃甜!

2020-11-09 14:43:5839健康网

在酸甜苦辣中,哪个味道最让人难忘,最让人难以抗拒?十个人中,有9个人的答案是“甜”。

 

确实,也许你能坚持不吃辣,但绝对逃不过甜的诱惑,甜品、蛋糕、巧克力……这些各式各样的甜食,不仅会让人上瘾,还使人心情愉悦。

 

然而,一项涉及10万人的研究发现,爱吃“甜”的人患癌风险更高。这是真的吗?那我们还能不能继续愉快地吃甜食了呢?

 

一、连续吃甜食60天,身体会变成什么样?

澳大利亚导演Damon Gameau做了一个实验——在连续60天里,每天吃约 160 g的糖。而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则是记录下了他这个实验的全过程。

 

然而60天过去,他很快发现自己进行的这个实验无疑是在“自残”。Damon Gameau的身体发生的一些变化让他感到害怕,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体检结果还显示他的谷丙转氨酶已超过安全范围,得了脂肪肝,这还意味着自己很可能患上胰岛素抵抗和 2 型糖尿病。Damon Gameau的大胆实验让他自己吃了不少苦头,也让我们了解了过度摄入糖分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实在是不容小觑!

 

我们都知道,长期过量摄入甜食对身体无益,但是有很多人总是抵挡不了甜食的诱惑。那么,过量摄入甜食到底还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而我们是否有办法减低这种对身体的伤害呢?

 

二、一项10万人的研究发现,吃甜食的人更容易得癌

近日,一项发表在营养学顶级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声称——较高的总糖摄入量与总体癌症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会显著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而这无疑是让那些爱吃甜食的朋友纷纷表示不能接受!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10万余名参与者,这10万余名参与者的年龄横跨18~70岁,但比较特殊的是其中女性占比78.7%。研究人员通过记录参与者每天的食物摄入,并计算一天的糖摄入量,进行了长达约5.9年的随访。而接下来的研究结果也震惊了界内界外的不少人。

 

研究结果显示糖摄入量与罹患总体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一天的糖摄入量越高,患上癌症的几率越高,但这种关联主要表现在摄入过量的糖会使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47%,尤其是绝经前乳腺癌患病风险。

 

因此,热爱吃甜品、蛋糕和喝奶茶的朋友,是时候开始控制糖摄入量了。经常吃甜食除了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以外,也会给身体带来以下伤害。

 

1. 肥胖

甜食在体内的其中一部分可以作为能量被身体消耗,但还有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人体中,当人体消耗的热量和摄入的热量达不到平衡时就容易令人肥胖,而肥胖正是多种疾病的源头。

 

2. 血压、血糖升高

甜食摄入过多,会导致“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诱发心脏病、中风,增加糖尿病风险。另外,吃太多甜食也会导致人体的胰岛素水平升高,使血管过度紧张,从而诱发高血压。

 

3. 骨质疏松

摄入大量甜食后,人体代谢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丙酮酸铜等,这将使人体内酸碱失衡。而酸碱失衡会导致体内的钙、镁、钠元素进行消耗,但当这些钙质不足时,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 皮肤糖化

皮肤糖化是指体内的糖分和蛋白质相结合,导致蛋白质发黄变脆的现象。糖化使原先有弹性的胶原纤维变得僵硬。直观地说,皮肤会失去弹性、变薄,出现皱纹。

 

当然了,并不是不能吃糖吃甜,只是吃的方式和时机也特别重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种情况吃甜更伤身,要注意

许多朋友都喜欢吃甜食,比如蛋糕、点心、布丁、甜饮料、糖水等。但随着近年来,健康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也开始有人将甜食视为“甜蜜的杀手”,殊不知吃甜的时机不对更伤身!

 

1. 焦虑时,一时间吃太多甜食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又降低,反而会让精力愈加不济,也影响情绪平稳。

 

2. 上火时,过度吃甜食会耗费体内的B族维生素,导致“越吃越上火”,加重炎、口角炎、眼痛等症状。

 

3. 经期时,体内激素本就不稳定,而吃甜食会导致血糖一时升高,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加重不适。

 

4. 饿肚子时,空腹吃甜食导致糖分不经消化就会被当即吸收,使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疾速增加,对健康不利。

 

随着“禁糖”“减糖”等健康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严格限制自己的糖分摄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那些看起来健康以及糖分不高的“高糖陷阱”,如酸奶、膨化食品、饼干、速冲粉糊类食品。

 

大部分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中有白砂糖、果葡糖浆、炼乳、蜂蜜等不易发现的糖;膨化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糖,美味的饼干更不用说了,大部分饼干的糖含量在15%~20%;而被很多朋友当做便捷早餐的黑芝麻糊、红豆薏仁粉等,为提升口感,也会加入不少糖。

 

在本文的最后,想要提醒大家,很多人对吃糖与健康的关系存在误解,我们没有必要谈糖色变,甚至把糖看作“白色毒药”。 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少吃糖,科学吃糖,便可以继续享受糖给我们带来的味觉享受,但是避免它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参考资料:

[1].经常吃甜食的三大变化[J].伴侣,2019(06):52.

[2].原创生命时报.一项超过10万人的研究:爱吃「甜」的人患癌风险更高.2020-10-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