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张女士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术后,医生提醒她要小心淋巴水肿的出现,回家后要多加注意。幸运的是,作为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并没有发生在张女士身上,直到近期,被鱼刺刺破手指后,右手突然出现肿胀感,肿了一圈不说,还有麻木、疼痛的感觉,沉重得难以抬起手来。
因为淋巴水肿,张女士已辗转多家大医院就诊,但几乎无法可施,得到的医生回答往往是,这个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平时注意保护。一度陷入绝望的张女士,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了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张女士的水肿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麻木、疼痛感也有所消除。
中山肿瘤医院副主任护师、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张丽娟介绍,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在康复期一定要避免提过重的物体,例如拎水桶、抱小孩等,避免患肢出现任何损伤即使是蚊虫叮咬,减少日后出现淋巴水肿的危险。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主任谢小明介绍,淋巴水肿在常见疾病中排第11位,全世界患者数约达1.7亿。在中国,淋巴水肿患者人数约10,000,000人。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约占一半。
研究显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0%~30%;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达28%~47%;其他如黑色素瘤、阴茎癌、阴囊癌等术后患者也常发生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
“大部分的淋巴水肿会在术后的3年内发生,每次发作后,淋巴水肿会进一步加重。”谢小明表示,严重者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常会伴随病人终生,导致患者终生需忍受患肢外观异常、易感乏力、反复感染、患肢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首创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张丽娟表示,现在临床上常见的为淋巴水肿二期的患者,出现纤维化、脂肪堆积,皮肤变硬等症状,需要长期进行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据悉,结合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欧美治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张丽娟在省内独创了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的新疗法,包括皮肤护理、疤痕护理、腋网综合症的防治、徒手淋巴引流、压力波水肿治疗仪、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七大步骤,其中徒手淋巴引流,就像交通警察一样,指挥淋巴液另辟蹊径,正常回流,是极为考验治疗师的水平以及关键一环。
“其实,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一般用于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患者。目前手术治疗在临床应用不多,且长期效果需进一步确定。而药物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疗效,但目前尚未发现治疗淋巴水肿的特效药物。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更倾向于较为保守的物理治疗来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淋巴水肿。”张丽娟指出,有研究者则推介综合消肿治疗作为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首选方法
“我们现在有400多个病人在接受了这个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肿,一位水肿时间短的病人几乎到健康肢体。”张丽娟说一期的淋巴水肿患者一到两周可以复原;对于二期病人(出现纤维化和脂肪堆积)和三期(淋巴液外渗、皮肤癌变)的病人,半年到一年也能有明显改善病情。
Tips:广东省首家淋巴水肿治疗门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正式成立,门诊开诊时间为:每周二下午2:30-5:30。地点:一号楼三楼门诊327诊室。出诊人:张丽娟(副主任护师,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
挂号方式:患者可通过网上预约挂号、现场挂号、关注中肿掌上就医APP挂号、电话人工预约挂号、电话语音预约挂号的方式进行就诊。(通讯员:余广彪)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