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的相关性评估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该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淮河水质现在究竟怎样?“癌症村”现状又是如何?记者日前来到淮河流域的河南省沈丘县,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畸形鱼——水质好转 但看不见的污染仍致命
7月11日,记者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沈丘段看到,经过多年的治理恢复,这里的水质表面上已有所改观。
今年60岁的霍岱珊人称“淮河卫士”,为淮河污染问题奔波了20年,曾获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是民间保护淮河的一面旗帜。在十几年来的淮河治理中,霍岱珊和他的公益团队为国家提供了许多关键性的第一手材料。霍岱珊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水质有所好转,但那些看不到的污染仍致命。“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上游那些‘会说脏话的排污口’已经很难找到了。现在这里的水质是四类水,你看不到污染,也闻不到怪味儿,但是水体中的持久性化学物污染、重金属超标等仍然存在。”
在霍岱珊办公室的水族箱里,十几条畸形严重的鱼分外醒目。有些脊柱弯曲成螺旋形,有些鳞片叠生、身体天然残缺。“这些鱼都来自淮河。因为水污染,淮河的鱼类曾经几乎绝迹。现在即便是有了鱼,我们又发现这些鱼是畸形的,而且比率很高。有些人家几代都是渔民的,以前都没见过这种畸形。”
霍岱珊说,污染对淮河的伤害深入骨髓。持久性化学污染物、重金属污染“致癌、致畸、致突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消除。“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为例,上世纪70年代它是污染很严重的,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水也清澈了,但是被污染过的鱼,没有人敢吃。淮河水也是一样”。
“癌症村”——水体污染 死亡阴影笼罩沿淮村庄
受污染影响的不仅是河中生物,过去十多年中,淮河流域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癌症村”频现。在紧靠沙颍河的河南省沈丘县杜营村,村支部书记杜卫民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不断有人患上怪病。“开始就是吃不下饭,在小地方看不准是什么病。到省城大医院一查,说是癌症。”
当时正是淮河水质变坏的时候,由于河水污染,岸边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灌溉抽水站只好被废弃。岸边庄稼紧靠着淮河,却只能靠老天下雨浇灌。村里十几米深的饮用水井也被污染,“水有怪味,一烧全是水垢。”
死亡阴影笼罩了杜营这个有2000多人口的村庄。杜卫民说,2003年到2010年间,村里癌症发病率最高,每年都有十几个人死于癌症。“我们有个孙营自然村,2006年的时候,村里一条胡同里有8户都得了癌症。”
在十几公里外的沈丘县大吴庄村,村民吴连营撩起衣服,向记者展示他30多厘米长的手术刀口。2008年,吴连营患上了胰腺癌,手术切除了他整个胰腺和半个胃,十几万元的医疗费也让这个家庭透不过气来。吴连营说,跟同村的一些人相比,他已经算是幸运的。这里很多人发病后都挨不过一年。
霍岱珊说,他们现在发现的“癌症村”有20多个,但他反复强调,这绝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很多我们没有走到,但我们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凡是河岸边的村庄,凡是劣五类水长期滞留的地方,就可能有癌症村。后来我们按照这办法去找,一找一个准。”
直面生态代价 复原淮河任重道远
霍岱珊认为,日前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制作出版的《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这是国家直面生态代价的表现。“这对我们国家发展付出的代价有了一个评估,但怎么解决问题,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霍岱珊说,污染物质进入人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饮水,开展“清洁饮水”工程是当务之急。目前,抽取地下150米到300米的深层地下水用于饮用是最快的办法,不少“癌症村”也都打了深井,但霍岱珊表示,这只能解燃眉之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深层地下水是战略资源,我们用了,那以后如果所有水都不能吃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吃什么?并且深层地下水多伴有氟超标、砷超标等地质性污染,这也是个问题。”
发展生物净水项目是一条路。经过多方努力,霍岱珊和他的团队在沈丘县沿河村庄建设了20座“生物净水装置”,“但我们手头的资源太少,希望国家能在这个方向多研究、开发。”
对于沿岸受污染危害而致病的村民,霍岱珊介绍,这些癌症患者医疗费报销现在主要依靠“新农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能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专项救助。
针对淮河污染治理的现状,霍岱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提速,加快污染治理速度。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只实现了个别指标的正常化。水里有十几种污染物,难道我们要等几百年吗?第二是升级,要把重金属、持久性化学污染物纳入常规的监测范围。”
霍岱珊说,随着国家决策力度的加大,淮河治污效果越来越明显。但如何能让淮河恢复如初,则需要可能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