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在众多癌症中,乳腺癌是全球及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首度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乳腺癌的防控形势同样严峻,其发病和死亡率均居女性癌症首位。2020年新发病例超过42万,死亡病例超过12万 ,严重威胁广大女性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指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均居女性癌症首位。目前我国现有乳腺癌患者约150万,且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19%。换句话说,全球每5个新发乳腺癌患者,就有1个在中国。尤其是在新发病例中,约有6%的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此,他也建议做好乳腺癌“三方面”管理,助力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
早早行动:乳腺癌防治重在早发现、早干预
乳腺癌是一种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癌症。但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表现为乳房无痛肿块,大多数患者难以发现。同时,由于公众对乳腺癌了解不足,缺乏乳腺自检知识,往往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才会去医院就诊,导致疾病的延误。
事实上,若能在早期发现乳腺癌,尽早干预,不仅可缩小切除范围,也可改善预后。“我国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达到了83%左右,但一旦到了晚期,生存率会降低到25%~27%。因此,还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规范治疗,能够使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吴炅教授表示,“针对早期乳腺癌,目前临床可以通过包括保乳手术、全切及术后重建,以及术后辅助放疗、辅助全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多样,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患者治愈率非常高。”
同时,吴炅教授强调,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期分别是在45~55岁和65岁以后两个年龄段。因此,在加大乳腺癌筛查及疾病宣传力度,提高女性对乳腺癌早筛早治意识的同时,建议处于发病高峰期年龄段的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及临床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晚期不晚:创新疗法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虽然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较高,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依然较差、治疗改善并不明显,5年生存率约为20-30%,其中3%~8%的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而接受规范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也有30%~40%会发展为晚期乳腺癌。
虽然晚期乳腺癌不能实现治愈,但已经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的“绝症”,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更迭,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使得乳腺癌可作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来管理,让患者能够长期带病生存。
全身治疗是晚期乳腺癌治疗非常重要的治疗策略,最早全身治疗是采用化疗药物,但单纯的化疗都是用一些细胞毒的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同时这些药物对人体正常的细胞也会造成一些杀伤,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大。
吴炅教授表示:“目前晚期乳腺癌更强调分类而治,将乳腺癌分成不同的分子分型,进而采用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案。以HER2+为例,这个类型的乳腺癌比较容易出现早期的复发转移,且更趋向内脏转移。随着治疗方案和药物的不断进步,像HER2+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30%。最近新出现的ADC抗体偶联细胞毒药物,在靶向细胞上靶点的抗体上接了一个炸药包,这个炸药包就是一个化疗药物,不单针对HER2高表达,甚至在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也有一定效果,是未来在乳腺癌里非常看好的治疗策略。不过治疗期间还是要考虑到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还有部分患者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疾病进一步发展,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另外,吴炅教授指出,晚期乳腺癌的慢病管理需要长期用药,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不可避免带来研发成本高及药贵的问题。对此,他也呼吁那些前沿创新药能够尽早纳入医保目录,比如抗体偶联药物,以满足更多晚期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
坚持治疗:疫情防控之下自我管理“莫要慌”
当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肿瘤患者的治疗却不能按下“暂停键”。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抗癌管理成为很多乳腺癌等肿瘤患者最为关切的问题。
对此,吴炅教授关切乳腺癌患者“莫要慌”,首先要加强自我及家人的新冠病毒防护。因为依据目前的治疗理念,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是不适合做化疗和放疗的。除非疾病进展非常快,或有脑转移等特别症状可能危及生命,或手术、化疗后出现紧急状况需要救治,上海一些定点医院会助力新冠阳性肿瘤患者,国家也安排专家组入驻各个定点医院提供巡回指导患者的延续治疗。大部分新冠感染无症状患者,经过一到两周大部分可转阴,这个期间不会对肿瘤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
“而对于大部分没有感染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如果确实有手术、化疗放疗等延续治疗需求的患者,要充分配合和理解并遵循医疗机构目前相对严格的防疫措施和规定;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居家自我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自我情绪,多与家人沟通,以乐观积极地心态对待疾病;要增加高蛋白饮食和新鲜蔬菜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坚持锻炼、合理作息;尽量减少外出暴露,就诊提前网上预约挂号,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过程中也会根据疫情的变化进行调整,科学选择治疗用药。“吴炅教授补充说。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