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46.3%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能够得到明显的肿瘤降期,还有22.2%的幸运患者肿瘤全部消失,评效达到完全缓解!对于暂时无法手术、没有突变靶点、临床标准治疗单一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来说,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点燃了新的生存希望!
2024年1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周志伟、袁庶强团队牵头开展的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EOSUMMIT-01(围手术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最终结果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
据悉,这也是全球首个报道阳性结果的胃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专家表示,该研究将为建立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提供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八成以上胃癌患者确诊时即处于局部进展期甚至晚期
全世界有44%的新发胃癌病例出现在中国,而我国80%以上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即处于局部进展期甚至晚期。
目前,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已从单一手术模式转变为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辅助治疗模式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所在。
“过去,围手术期化疗是局部进展期的胃癌的标准治疗,但预后并不乐观,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5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介绍 ,直至免疫治疗的出现为局部进展期和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契机,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结局,而局部进展期胃癌仍待其突破,备受关注。
新方案病理显著缓解率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化疗
据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癌多学科团队于2019年率先开展了一项针对局部进展期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C/GEJC)的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Ⅱ期临床试验(NEOSUMMIT-01),旨在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SOX/XELOX化疗与对比单独SOX/XELOX化疗围术期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该研究在成功入选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口头报告后,现在全文也发表于Nature Medicine(IF:82.9)。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未来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更久的生存带来新希望。
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入组108例局部进展期GC/GEJC患者,1:1随机分配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n=54)或单独化疗组(n=54)。主要研究终点为基于NCCN标准的病理显著缓解率(病理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率,TRG 0/1)。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病理完全缓解(pCR)、R0切除率、无复发生存期、总生存期、安全性等。
事后分析中,肠型或混合型胃癌患者更能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无论PD-L1表达或MMR状态如何,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达到病理显著缓解率的比例均高于化疗组。dMMR患者(6名)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取得了明显高于化疗的病理显著缓解率(100% vs 0%)。
在安全性方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与化疗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以及治疗相关的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仅有1例患者出现3级以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徐瑞华教授表示,近些年来,随着新的药物出现,肿瘤外科手术越做越小,甚至不少病人不需要手术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将精准治疗变成了现实,未来还需要更进一步,从多角度分析,筛选出更能从药物中获益的肿瘤病人,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助理、内科主任王峰教授也表示,这项临床研究中22.2%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单纯使用免疫+化疗的方案即可让肿瘤完全消失,是非常让人惊喜的,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挑战,未来是否可以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基因组学等去筛选出这部分获益病人,避免进行创伤大的胃癌手术。
专家们表示,该研究是全球首个报道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取得主要研究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彰显了中肿胃癌研究团队在胃癌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引领地位。
主要研究者简介:
徐瑞华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Nature Medicine、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王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助理、内科主任、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博士生导师。
主攻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治疗和免疫治疗增效。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等。
获得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人民好医生,国之名医、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等。
以最后/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Gut,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相关成果被美国 NCCN、ASCO、中国CSCO、CACA 指南等多部国内外指南采纳,成果入选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等省部级奖项4项。
周志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癌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腹部肿瘤(胃癌、腹膜后肿瘤、胃肠间质瘤)、黑色素瘤等的诊断和治疗。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家工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袁庶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诊教授、青年临床医学科学家,专长是胃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机器人/腹腔镜微创及保胃功能手术。
担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荣获第二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精术中国-手术视频演示大赛”冠军、“中国医师协会中青年医师视频大赛”季军。
主持国自然基金、CSCO科研基金等5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Cancer Communications、Cell Rep Med、Clin Transl Med、JNCI、Eur J Canceer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曾多次受邀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通讯员:文朝阳、赵现廷、郑敏珊)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贵阳市白云区刚玉街108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颍上县颖半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从城大道566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上海市青浦区车站路7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塔河镇建设大街
二级 康复院 公立
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7巷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