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胃癌预防

幽门螺杆菌已被定义为I类致癌原,如何筛查?怎么治疗?

举报/反馈
2021-11-01 06:22:24梅斯医学

近年来,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早诊早治率,我国陆续开展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动员以家庭成员积极主动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虽然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趋势表明,感染率逐渐下降,但目前来看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高水平。

幽门螺杆菌(H. pylori),以前称为幽门弯曲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微需氧细菌,通常在胃中生长。自1983年以来,科学家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将幽门螺杆菌分离成功后,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在发生发展中国家高发,目前已知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会出现组织学上的胃炎,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仅在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但如果确实出现体征或症状时,它们可能包括:

1)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3)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这些症状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溃疡、胃癌等并发症的具体表现形式。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息肉、结直肠癌,导致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

早在1994年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就幽门螺杆菌定义为I类致癌原。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势在必行。

幽门螺杆菌筛查方法有哪些?

对于一般无症状人群来说,往往不建议进行常规测试,但需要排除有报警症状和胃癌家族史者,并将年龄阈值降低至35岁可显著降低漏检上消化道肿瘤的风险。在实施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 过程中,也应根据需要同时进行胃镜检查,避免漏诊严重胃病或肿瘤。

对于长期受症状困扰者,应该进行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罹患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幽门螺杆菌筛查主要包括侵入式检查和非侵入式检查。

侵入式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可查看上消化道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取出组织样本。非侵入式检查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被国内外多部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推荐。

具体测试和程序包括:

血清学检查。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 查,可与胃蛋白酶原和促胃液素-17同时进行,更适用于胃癌筛查。胃黏膜严重萎缩的患者使用其他方法 检测可能导致假阴性,血清学检测不受这些因素影响。但呼气和粪便检测比血液检测更适合于发现活动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呼气测试。受检者一般会吞下含有标记碳分子的药丸、液体,若感染幽门螺杆菌,则溶液会在胃中分解并释放出碳分子,呼气时便会被特殊设备检测到。但需要注意,在接受测试前一两周应停止服用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次水杨酸铋、抗生素等,以免干扰测试准确性。

粪便测试。通过在粪便中寻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外源蛋白质(抗原)来确定是否感染。与呼气测试一样,PPI和次水杨酸铋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在测试前需停止服用。

内镜检查。内窥镜可查看上消化道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取出组织样本(活检),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但更具侵入性。最准确方法是对从两个不同部位获得的胃黏膜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快速尿素酶测试或微生物培养。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有哪些?

多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会降低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多项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可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在胃萎缩或肠化生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完全消除胃癌发生风险。因此,在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需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目前,主要的根治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是PPI(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加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

“四联疗法”,包括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为10或14天。

由于铋剂不存在耐药性,短期应用安全性高,除非有铋剂禁忌,我国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经验治疗方案推荐尽可能应用铋剂“四联疗法”。

值得注意的是,已发生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2019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最佳年龄为18~40岁。

当然,幽门螺杆菌疫苗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其抗原制备和机体反应的复杂性,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和临床研发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短期内尚无法应用于临床。

综上,幽门螺杆菌不可怕,被认为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重要可控因素之一。日常生活中,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开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重中之重,比如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以及不喝生冷水等等,尤其是使用公筷。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005):310-316.

2.Helicobacter pylori and hematologic diseases.http://www.scielo.org.co/pdf/rcg/v28n4/en_v28n4a08.pdf

3.http://www.nhc.gov.cn/wsxf/zcfg/201907/2a771d89e00e4b228028335d4fcf1a7d.shtml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