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此前研究分析了他汀类药物疗法和乳腺癌结果的关联性,但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上题为“Association of statin use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他汀类药物的降胆固醇药物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由于他汀类药物成本低,且易于获得,而且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因此其或许对于侵袭性疾病的治疗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Kevin Nead教授等人扩展了目前所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和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关系的认识,首次调查了他汀类药物的摄入与侵袭性乳腺癌亚型之间的关联。研究者发现,摄入他汀类药物后,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能相对提高58%,而总体生存率能相对提高30%。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总体生存时间为4.4年。Nead说道,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他汀类药物和乳腺癌之间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而且此前研究仅分析了乳腺癌一种疾病,但我们都知道,乳腺癌有很多亚型,因此我们就想通过研究将重点放在特殊的侵袭形式的乳腺癌上,这种乳腺癌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其在乳腺癌诊断中占到了大概10%-20%的比例,三阴性意味着乳腺癌并不携带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或HER2阳性,其是三种乳腺癌最常见的受体;这种组合会导致乳腺癌更具侵袭性,且预后较差,而且患者的疗法选择非常有限,因为利用当前的疗法很少能靶向作用三阴性乳腺癌的受体。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来自SEER(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医疗保险登记处和德克萨斯癌症登记处医疗保险中包括的患者,患者被要求有医疗保险D部分处方覆盖从而来确定其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这项研究包括来自23192名年龄在66岁以上处于I-III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在该患者群体中,有2281人会偶然使用他汀类药物,这意味着其在乳腺癌被诊断后一年使用他汀类药物,而偶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有78.1%为白人,8.9%为黑人,8.4%为西班牙裔,4.5%为其它人群。按照乳腺癌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偶然使用他汀类药物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可能最强,当分析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强度时,高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服用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影响最大。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亲脂性他汀类药物(L-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和患者总体生存率改善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Nead说道,我们都知道,他汀类药物会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分裂并增加细胞的死亡率,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而现在正是在前瞻性试验中进一步探究这一想法的时候了;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探究这种关联,并更好地确定他汀类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疗法中的潜在作用。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I、II和III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在其乳腺癌诊断后的12个月内开始进行他汀类药物疗法或与其总体生存率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改善有关;而且他汀类药物还可能会对某些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的作用,当然这还需要后期进一步研究才能证实。(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Malgorzata K. Nowakowska BS, Xiudong Lei PhD, Mikayla T. Thompson BS, et al. Association of statin use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ancer (2021). DOI:10.1002/cncr.33797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肿瘤科
主任医师
毕节肿瘤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塔南路4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西堡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新华路3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富阳镇文教路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新建路91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景路(观山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