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专家访谈

无瘤生存率提高10%,七成鼻咽癌患者将在节拍维持治疗中获益

举报/反馈
2021-06-08 16:36:0439健康网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马骏教授应邀在被称为肿瘤学“奥斯卡”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进行口头报告,由他牵头的鼻咽癌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出炉,结果显示,该治疗模式下不但能使鼻咽癌患者无瘤生存率提高9.6%,总生存率提高4.7%且毒副作用更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更有利于向基层推广和开展治疗。

据悉,该研究同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是中国内地学者独立完成的肿瘤学研究。

二十年鼻咽癌治疗方式“大跃进”

鼻咽癌目前的主要治疗模式依然是放射治疗,但对于已经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而言,单纯的依靠放射治疗效果比较差,5年生存率只有60%左右,必须使用全身化疗来提高疗效。

“但化疗应该什么时候用?放疗前、放疗中还是放疗后?选用何种化疗药物?患者是否真的能从中受益?”在临床上一直存在这争议,经过二十年不懈努力,马骏教授团队先后完成了3项大型临床研究,最终形成了中国的鼻咽癌“治疗方案”,改变了美国NCCN指南的鼻咽癌诊疗途径。

以往国际指南上推荐局部区域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后需接受3个疗程的高强度传统辅助化疗,马骏教授团队的第一项研究证实,“放疗后传统化疗”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骨髓抑制和呕吐等严重毒副反应。

那什么时候使用化疗效果最好?马骏教授的第二项研究提出,化疗应该提前至放疗前,也就是所谓的“诱导化疗”,因为大量的患者在放疗前已经出现了全身微小转移灶,且放疗前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化疗效果更好。

紧接着第三项研究发现,之前诱导化疗中使用的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的三药方案,虽然效果不错,但毒性较大,患者难以接受,而用“吉西他滨+顺铂”的两药静脉化疗代替后,不但能显著降低患者远处转移风险,且治疗期间毒副作用与前者相比更小,更易在基层推广。

“这三项研究基本回答了鼻咽癌患者应该合适化疗,选用何种化疗药物的问题,因此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由60%提高到了84%。”马骏教授介绍道,这三项研究也均被国际指南采纳,改变了国际上沿用了15年的传统辅助化疗这一教科书式方案。

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有望再次改变鼻咽癌治疗模式

在中国,7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局部区域晚期,前面提及,用诱导化疗加放疗这一标准治疗方案后95%以上的患者肿瘤可达到完全临床缓解,但由于潜伏的全身微小病灶,其中20%的患者在标准治疗后3年内又会出现疾病进展。

“想要消灭潜伏的微小病灶,只能进行辅助化疗,但鼻咽癌患者在已经接受完放化疗后身体的状况已经变得极差,根本无法继续耐受高强度的传统化疗,这也成为了制约鼻咽癌疗效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也是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孙颖教授说道。

“我们想到了用节拍化疗,与传统化疗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肿瘤不同,节拍化疗采用的是通过低剂量、长时间地节拍应用细胞毒药物,使药物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从而可在持续抗肿瘤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孙颖教授介绍。

受此启发,中肿马骏、孙颖教授团队于2016年牵头开展了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招募了406名高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作为节拍化疗药物进行一年治疗。

“最终显示,在这一模式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从75.7%提高到85.3%。同时,安全性良好,与既往传统化疗约40%至80%的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相比,该模式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仅为17%,患者可耐受。值得一提的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年的总费用不足五千元,并且为口服治疗,用药方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其性价比和普及性不言而喻。”马骏教授指出。

“多次研究成果的发布被国际肿瘤学界认可,实现了中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鼻咽癌中国专家成为指南的制定者。”马骏教授表示,新的研究成果,有望在今年补充进入到中国的鼻咽癌指南中,中国7成鼻咽癌患者将从中获益。(通讯员:文朝阳、陈鋆)

马骏、孙颖教授团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