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刚刚过去的全国肿瘤防治周期间,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癌症中心了解到,湖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8年启动,在过去两年多参加风险评估的3万多名市民中,有接近一半为患癌高危人群。如今抽血检查的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出现在健康体检中,拿到结果为高危,也让不少人内心害怕。
检测出高危意味着什么?如何能揪出早期肿瘤?体检有必要做肿瘤标志物检测吗?肿瘤标志物超标离癌症有多远?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相关专家。
我省城市癌症早诊筛查,近半人高危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癌症中心了解到,一项最新癌症筛查数据显示,从2018年11月开始至2020年9月底,我省共有36891名城市居民参加风险评估,其中有17827人是患癌高危人群,占总人数48.32%。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由国家癌症中心牵头,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18年5月开始在湖北落地施行。”该项目湖北牵头单位负责人,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癌症中心主任魏少忠介绍,该项目通过对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五大城市常见癌症,开展问卷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癌症筛查等工作,以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
评估出的患癌高危人群17827人,自愿参与免费临床筛查8555人(肺癌高危2762人、乳腺癌高危1468人、肝癌高危1752人、结直肠高危1195人、上消化道癌高危1378人),阳性结果559人,检出率达6.53%。
接受评估的人群中,将近一半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这是否意味着这一半人最终会患上癌症呢?回答是否定的。“高风险比例高,只能说这部分人群比其他风险低的人,更容易在促发因素的作用下,患上癌症。同时,城癌筛查风险评估针对的是45-74岁的人群,如果在全年龄段人群中筛查,比例会低得多。”魏少忠说,这也提醒,都市人过了45岁是肿瘤高发年龄段,就应该重视癌症筛查了。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瑟瑟发抖?大可不必
不久前,49岁的杨先生拿到体检报告单,赶紧翻开查看癌胚抗原(CEA)那一项,一看“7.06ng/ml”,高出0-5ng/ml的正常范围,瞬间觉得两眼一黑,觉得自己八成是得了胃癌,于是赶紧跑到医院接受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里有几处溃疡,没有长肿瘤。“也别太紧张,其实除了肿瘤,有些良性的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过了一个月,杨先生又来到医院复查癌胚抗原(CEA),这次结果降到2.23,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
无独有偶,武昌的新晋妈妈刘女士,也是抽血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CA199飙升至400多,她吓得马上预约了全腹部增强CT和B超。检查了一大圈,没有发现消化道肿瘤,倒是卵巢附近发现一个畸胎瘤。做了微创切除手术, CA199恢复正常。
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吴辉菁副主任医师说,肿瘤标志物因为和“肿瘤”两个字挂了钩,一旦带了上上下下的箭头,就格外容易引起恐慌,临床上,见过许多这类的患者,“其实,这大可不必!肿瘤标志物只是一项筛查肿瘤的参考指标。”吴辉菁解释,肿瘤标志物高了,不等于患有恶性肿瘤或者肿瘤复发;低了,也不代表你没有患上恶性肿瘤。像炎症、熬夜、喝酒、孕期、经期前后、吃药乃至血液样本的存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异常。同时,一些肿瘤患者、尤其是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患者,也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全部正常的情况。
体检要不要查肿瘤标志物?可作参考
“不同肿瘤的筛查方式,完全可以参考国家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方案。”吴辉菁介绍,根据5种癌症风险,筛查方法也有5种:肺癌高风险人群,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女性乳腺癌高风险人群,采用乳腺B超+钼靶检查;肝癌高风险人群,采用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联合检查;上消化道癌高风险人群,采用胃镜检查;大肠癌高风险人群,采用肠镜检查。
“我们可以看到,这5种方案中,只有肝癌筛查用到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测(AFP)。”吴辉菁说,肿瘤标志物不是诊断结果,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患癌的“金标准”,最终确诊还是要通过影像学、病理检查来进一步诊断。但有几个肿瘤标志物敏感度相对较高,比如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甲胎蛋白(AFP)升高,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
此外,癌胚抗原(CEA),作为特异性较强的广谱恶性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但其它如重度吸烟者、直肠息肉、结肠炎患者也可能轻度增高;CA199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胰腺癌、肠癌、胆囊癌可明显增高,同时,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肠息肉或某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增高;CA125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等等。“虽然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也有争议,但作为一项筛查肿瘤的参考指标,还是有其意义的。”
吴辉菁指出,如果检查发现某项肿瘤标志物升高特别明显,高于正常值上限数倍,或是反复检查,数值一次比一次高,需引起特别重视。而对于单项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必恐慌,但需结合其他手段综合考虑,“以此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为身体排排雷。”吴辉菁说。
胃肠镜、低剂量CT,选对“武器”很关键
“胃肠镜是消化道早癌筛查金标准,查肺癌低剂量螺旋CT好过‘豪华体检’套餐……”在谈到不同肿瘤的筛查方式时,吴辉菁说,针对不同肿瘤筛查,选对“武器”很关键。
吴辉菁介绍,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结直肠癌和胃癌,分别占到我省癌症发病率的第四和第五位。很多消化道肿瘤早期并没有症状,当症状显现再就诊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像肠癌,一经发现85%都是中晚期,而胃癌也差不多80%的患者发现都是中晚期了。
消化道肿瘤如果能早期发现的话,可以通过内镜完全治愈性切除,不需要进行切胃或切肠,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但由于前面所介绍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特异性都不是很强,因此,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包括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最准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目前,胃肠镜大都具有染色、放大功能,能看到微血管、腺管的细微变化,能在癌前状态就发现微小病变。
此外,低剂量螺旋CT,能让早期肺癌“无所遁形”。“以往绝大多数肺癌患者,都是有了咳嗽咳血症状才来就诊,70%的患者来了都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从去年以来,因为做胸部CT的人多了,临床上被早期发现的肺癌也越来越多。”吴辉菁提醒,普通的体检,或是拍胸透、胸片,的确都很难发现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最大的特点是个头只有1厘米左右,很多时候筛查出的肺癌往往已到中晚期了。
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肺癌早筛最主要手段,它可以发现直径小于5mm的微小病灶。因此,医生建议45岁以上的肺癌高发人群,最好每年都做个胸部CT,最好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
主任医师
成都高新宝芝堂中医馆 中医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福州中医门诊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