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乳癌治疗

受不了紫杉醇的副作用?试试T-DM1吧!

举报/反馈
2019-07-25 00:55:03医学界


  01

  CEA+CA15-3水平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

  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特征以及分子亚型等,但一直没有出现能够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的肿瘤标志物。不过,最近来自韩国的研究发现术前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具有预测患者生存的作用。研究发表于《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这项研究纳入了韩国近15万名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数据,包括其手术类型、病理分子分型以及术前的CEA和CA15-3水平。结果显示,CA15-3和/或CEA升高的的患者乳房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比例更高,肿瘤的分期也更晚,更可能是ER阴性、HR阴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更可能是Luminal B型乳腺或三阴性乳腺癌(P均<0.001)。

  分析的结果显示,CEA和/或CA15-3水平升高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在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中,CEA和CA15-3同时升高组(HR 2.14, 95%CI 1.01-4.55)、CA15-3升高组(2.38, 1.58-3.58)和CEA升高组(1.79, 1.20-2.68)的死亡风险可以近乎翻番。

  而在Li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中,CEA和CA15-3同时升高组(3.99, 2.23-7.16)、CA15-3升高组(2.38, 1.58-3.58)和CEA升高组(1.79, 1.20-2.68)的生存预后同样不容乐观。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而言,仅有CEA与其预后相关(1.62, 1.06-2.49)。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而言,CEA和CA15-3均与其预后无关。

  研究指出,CEA与细胞粘附有关,影响癌症的侵袭和转移,而CA15-3则是一种黏蛋白,所有上皮细胞的粘蛋白表达或糖基化均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存活、增殖等过程,因此这两种标志物显示出了对于乳腺癌生存的预测作用。此次研究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发现了肿瘤标志物对于不同病理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测作用不同,为乳腺癌的监测、预后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

  02

  T-DM1替代紫杉醇治疗不适用的乳腺癌患者

  目前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曲妥珠+帕妥珠+紫杉醇的方案,而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偶合微管蛋白抑制剂Emtansine的T-DM1治疗这一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已经得到证明。最近的MARIANNE研究提出,T-DM1或许可以作为不适用紫杉醇的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该研究发表于《Cancer》。

  本次MARIANNE试验3期研究分析了1095名HER2阳性、之前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接受曲妥珠+紫杉醇(HT)、T-DM1+安慰剂(T-DM1)或T-DM1+帕妥珠(T-DM1+P)治疗。研究评价了患者对于这三种用药方案的客观反应(OR)并分析了影响患者生存预后(OS)的因素。

  结果显示,不同用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相近(50.9月 vs 53.7月 vs 51.8月)。在出现了客观反应的患者中,T-DM1+P组的中位生存期较HT组更长(64.4月 vs 56.3月)。分析中并没有发现患者特征或生物标志物与患者的客观反应率相关。

  在安全性方面,HT组出现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T-DM1和T-DM1+P组(55.8% vs 47.1% vs 48.6%)。HT组出现神经毒性症状的时间要早于T-DM1组和T-DM1+P组(2.1月 vs 6.2月 vs 4.2月)。部分患者出现了脱发腹泻的不良反应,但使用T-DM1的患者相应的症状更轻。

  研究认为,这一结果支持T-DM1作为部分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虽然部分采用曲妥珠+紫杉醇治疗的患者可能会转向曲妥珠+紫杉醇+帕妥珠的方案,但这一研究显示T-DM1比起曲妥珠+紫杉醇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更少的不良反应,对于无法耐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而言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

  03

  乳腺密度的年度变化不影响女性乳腺癌风险

  乳腺密度(MD)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乳房X线摄影中致密组织中占75%以上女性的乳腺癌风险是<5%女性的4-6倍。不过,乳腺密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最近的研究就探索了乳腺密度年度变化(MDC)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无关。研究发表于《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乳房中的致密部分由上皮组织和基质组成,在乳腺X线摄影上呈现较亮的高密度影,而脂肪组织则看上去很暗。这一来自瑞典的KARMA队列研究纳入了4.3万名30-79岁的女性,调查了他们的乳腺癌风险因素并获得了她们的乳腺X线摄影图像。在研究期间,许多女性进行了3次或以上的乳腺照相,研究人员通过计算乳腺致密组织的面积,将MDC分为减少>10%、稳定、增加>10%三类。

  在研究期间,共有563名女性不幸成为了乳腺癌患者。研究人员以MDC下降的女性为基准,发现MDC保持稳定(HR 1.01, 95%CI 0.82-1.23; P=0.90)或出现增加(HR 0.98,95%CI 0.80-1.22;  P=0.90)的女性,其乳腺癌风险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不过,对于围绝经期女性而言,MDC的变化可能与乳腺癌风险有关。

  不过,MD对于女性的乳腺癌风险还是存在影响。基线乳房摄影显示致密部分面积大于20cm2的女性,其乳腺癌风险是面积小于9女性的2倍。研究进一步考了MDC的影响,但结果依然显示MD较高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更高,乳腺癌的风险似乎的确与MDC关系不大。

  研究认为,基线的乳腺密度可能是由于绝经前女性的雌激素暴露所决定,与之后的乳腺密度变化的关系不大。大多数女性在绝经之后都会经历乳腺组织的退化,上皮组织将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这一变化与乳腺密度相比可能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这一变化对于乳腺癌风险并没有显著影响。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