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疗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常规疗法

沈琳教授:胃肠道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亮点

举报/反馈
2019-07-03 00:26:41医脉通


  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2019年年会于6月28日-30日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延续六月热情,承接七月流火。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办,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及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协办,广邀肿瘤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的药物研发与精准治疗研究的未来。与会期间,医脉通第一时间就会议亮点、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采访了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以下是采访实录。

  医脉通:CGOG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年,今年是第十届,也是国内胃肠道肿瘤最权威的前沿会议之一,作为大会的发起人和胃肠道领域的大咖,您认为本次大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沈琳教授:本次大会关注的亮点有很多,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向:第一是关注消化系统肿瘤整个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的进展。第二是关注临床上遇到的诸多问题。第三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这个领域里的所有学科专家(包括临床医生、药物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国家政策制定者和评审员以及统计专家、科学家)进行交流、碰撞,最后达成共识,这种共识也可能会影响临床实践,但最重要的是影响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从宏观上来说,这十年来我们大会的主题,逐渐在向一个目标靠拢,目前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合作,基于中国病人的需求,逐渐推进各学科的合作。目前国内在研究医疗需求上仍然较多地依赖国外技术,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就是我们每一位中国医生、每一位研发人员、每一个科学家或者是所有社会相关人员的责任。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如何面对目前中国食管癌无药可用的状态;如何面对免疫治疗在其他的实体瘤中突飞猛进,但在胃癌里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和瓶颈的状况;怎么去攻克中国高发肿瘤(包括胆管癌肝癌和难治性胰腺癌)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万事开头难,饭要一口一口吃,工作也要一步一步的做,这几年来其实国内在胃肠道肿瘤领域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比如说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联合治疗的出现,逐渐打破肝癌无药可用的困境,使我们看到了非常好的前景,其实这也给其他处于困境中的癌种开拓了一些先河,我想这都是一个好的开端。当然现在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结直肠癌研究停滞不前,还有胃癌的难治性,但同时我也觉得这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医脉通:当今肿瘤的治疗模式提倡多学科综合治疗,您能不能谈一谈目前GIST领域的治疗模式和现状呢?

  沈琳教授: GIST是近十年诊治进展最快的实体瘤之一,治疗上经历了从单纯手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综合治疗到个体化治疗的演变。目前主要采用“术前治疗+手术+辅助治疗”的治疗模式。胃肠间质瘤的综合治疗目标——使病人长期获益的治疗模式从未改变。

  2002年,第一个新药伊马替尼开始在胃肠间质瘤中应用,可以说它是所有分子靶向药的一个典范,它可以让一些原本有肿瘤的病人,达到完整切除、长期无瘤生存的状态,同时基于该药,大家探索出更多的明确靶点的靶向药物,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这两年对于胃肠间质瘤里难治的靶点、人群而言是非常可喜的,因为现在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药物,而且这种新的药物我们几乎是跟国外同步研发的。比如说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KIT及PDGFRα抑制剂——BLU-285,已获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PDGFRα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今年ASCO 会议上公布了最新数据,对于PDGFRα 外显子18突变的胃肠间质瘤患者,BLU-285展示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其实在胃肠间质瘤领域里面,我们国内整体的研发和治疗水平都是非常高的。

  医脉通:免疫治疗的药物已经在多个瘤种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能请您结合本次大会的内容,展望一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胃肠道肿瘤的应用前景吗?

  沈琳教授:胃肠道肿瘤跟其他实体瘤相比,发展较为滞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滞后、难治,衍生出了免疫治疗中一个非常有用的预测疗效的biomarker:MSI-H,虽然MSI-H的人群在胃肠道或者其他癌种里数量并不多,但是它预测疗效的准确性比现有的其他biomarker要好。

  因为大肠癌属于冷肿瘤,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点。对于胃癌来讲,在三线治疗中可以观察到获益,但仍未找到优势人群。在二线和一线治疗里,我们遭遇了一个又一个失望的结果,但是从这些结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单药还是能够让少部分病人获益,而且一旦获益生存期是很长的,可以达到17个月以上,一线不做化疗就可以让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这肯定是一个非常突破性的进步。

  联合治疗遭遇失败让我们思考为什么1+1不是<2,反而<1,促使我们去探寻其中的原理,进一步关注它,这样未来进一步的研究目标就会非常明确。目前还有很多免疫一线治疗胃癌的研究在进行当中,如KEYNOTE-062研究、ATTRACTION-4研究、CheckMate 649研究,还有基石药业开发的CS1001,已在中国完成Ⅰ期临床研究剂量爬坡,联合XELOX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另外,我们也从这样的研究当中看到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近端跟远端是不一样的,肠型和弥漫型是不一样的,甚至年龄、部位、手术前后、手术与否,都会影响结果,这样未来重新选择合适的人群进行研究,就会少走些弯路。胃癌是非常复杂的疾病,如果不了解它真正的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的话,我们可能还会遭遇一个又一个失败,所以我们可能还要做一些探索性的II期研究。

沈琳主任医师消化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