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TOPACIO/KEYNOTE-162研究分别评估了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复发性卵巢癌中的疗效,研究结果近日刊登在JAMA Oncology杂志。
尼拉帕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用于转移性TNB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21%
01
背景
TNBC相比其他类型乳腺癌的预后更差,10年生存率不到50%,虽然获益有限,但化疗仍是无BRCA突变TBN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PARP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晚期TNBC中显示了有限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评估尼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或转移性TNB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方法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研究,入组了来自美国34个地区不论BRCA或PD-L1表达状态的55例符合条件的晚期或转移性TNBC患者。患者接受尼拉帕利(每日200mg,口服)+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注射,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治疗。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安全性、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
03
结果
在55例患者(中位年龄54岁)中,5例患者确认为完全缓解,5例确认为部分缓解,13例患者疾病稳定,24例患者疾病进展。在疗效可评估的患者(n = 47)中,10例患者产生客观缓解(21%; 90%CI,12%-33%)和23例患者获得疾病控制(49%; 90%CI,36%-62%)。
数据截止时,中位DOR未达到,因7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在15例BRCA突变可评估的患者中,7例患者获得缓解(47%; 90%CI,24%-70%),12例患者获得疾病控制(80%;90%CI,56%-94%),中位PFS为8.3个月。在27例可评估BRCA野生型患者中,3例患者缓解(11%; 90%CI,3%-26%),9例患者获得疾病控制(33%; 90%CI,19%-51%),中位PFS为2.1个月(95%CI,1.4-2.5个月)。
与PD-L1阴性患者相比,PD-L1阳性患者的缓解率更高。在28例PD-L1阳性患者中,9例(32%)患者获得缓解,而在13例PD-L1阴性患者中,仅1例(8%)患者获得缓解。
3级或以上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贫血(10 [18%])、血小板减少症(8 [15%])和疲劳(4 [7%])。
04
结论
TOPACIO是关于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转移性或晚期TNBC的首个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BRCA突变状态如何,尼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或转移性TNBC患者中显示出有潜力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尼拉帕利+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客观缓解率达18%
01
背景
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最初对铂类较敏感,但最终会产生耐药或成为铂类难治性肿瘤,由于毒性作用或过敏反应,很多患者不能接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而接受非铂类基础的治疗,比如紫杉醇、阿霉素、拓扑替康单药或联合贝伐珠单抗,而非铂类单药在这类患者中的缓解率较低。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一般对铂类耐药,此时的治疗方案有限。临床前研究显示,PD-1单抗与PARP抑制剂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本研究旨在评估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
02
方法
给予入组患者尼拉帕利(200mg,口服,每日1次)+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注射,每个周期的第一天)。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并建立II期推荐剂量(RP2D),II期研究主要终点是OR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03
结果
I期和II期分别入组14例(9例卵巢癌、5例TNBC)和53例卵巢癌患者。共62例卵巢癌患者(中位年龄60岁)。对I期和II期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在60例可评估患者中,18%(90%CI,11%-29%)的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65%(90%CI,54%-75%)的患者获得疾病控制,其中,3例(5%)患者为完全缓解,8例(13%)患者部分缓解,28例(47%)患者疾病稳定,20例(33%)患者疾病进展。
铂类为基础化疗的敏感性、之前是否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BRCA突变或同源重组修复缺陷为分层因素的亚组分析的ORR结果一致,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数据截止时,2例缓解和1例疾病稳定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04
结论
在不论铂类耐药状态、生物标志物状态、是否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情况下,对于有限治疗方案的卵巢癌患者来说,尼拉帕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铂类耐药和铂类难治性卵巢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