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专家访谈

复发风险多大?预后效果如何?乳腺癌患者查次血就能搞定!

举报/反馈
2018-02-08 01:43:5239健康网

  作为女性的“夺命杀手”,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更是以每年3%的速度在我国递增,有专家预计,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的患者将突破250万。而好消息的是,尽管在女性罹患恶性肿瘤的致死率中仍排名第一,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正持续降低。

  “乳腺癌新靶点的出现、新药的更换、治疗手段多样,个体化治疗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作为2017年三篇研究文章入围圣安东尼奥乳腺大会(SABCS)的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国家卫计委专家组重要成员,美国NCCN临床肿瘤指引乳腺癌(中文版)专家组成员,国际St Gallen乳腺癌指南(中文版)专家组成员廖宁教授说道。

  近日,在日前深圳举行的 2018 Best of SABCS China会议上,廖宁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之一,与国内外专家共同讨论乳腺癌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复发风险多大?预后效果如何?乳腺癌患者查次血就能搞定!

  据悉,在2018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中美乳腺癌高峰论坛上廖宁教授也将进一步剖析SABCS大会上乳腺癌领域最新前沿学术热点资讯。

  查循环肿瘤细胞,预测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复发风险

  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效果如何?是否能提前预知?廖宁教授指出,最新的研究证实,ER阳性患者只需抽取7.5毫升血,就能预测ER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复发风险,与淋巴结、骨髓相比,外周血标本易获得、创伤性小、可反复采集。

  廖宁表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液循环中存在着非血液肿瘤细胞,即循环肿瘤细胞(CTCs),也被称为癌细胞血症。若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检测中发现CTC呈现阳性,则意味着患者预后效果较差,生存率将缩短。

  此外,在对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可应用内分泌治疗时,药物是否有效,或者是否出现耐药,进行CTC检测也能帮上大忙。“若在血液中查到CTC,或数量明显增多,提示已经出现耐药性,需更换或加强药物。“廖宁说道。

  廖宁提醒,一般在CTC呈现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数都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高、血糖蛋白高的症状表现,是否能作为“预警哨兵”?目前并无明确证据证实,但患者可加以注意。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福音,靶向药物进入医保

  据悉,在临床上大约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为HER2阳性,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靶向药物的介入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幸运的是从2017年下半年起,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纳入了国家医保,“费用的降低,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愿意选择靶向药物。”

  廖宁教授表示,目前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HER2阳性,赫赛汀都是治疗的基石。赫赛汀治疗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80%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0年,对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以赫赛汀为基础的治疗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

  多久做一次乳腺检查?

  对于乳腺疾病既要重视早期筛检,不放过病变的蛛丝马迹,也要防范“乳腺癌恐慌”,以免病急乱投医。由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意义重大。

  廖宁建议,35岁以下的女性,每年可做一次乳腺B超。B超对小于一厘米的结节和囊性增生比较敏感。35岁至40岁的女性可根据乳房情况,咨询医生意见,选择胸部基础摄片等检查项目。年过40岁的女性,如果不属于乳房腺体致密型,最好选择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廖宁主任医师乳腺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