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专家访谈

老人3年来患癌却被误当肺炎治 3个方法帮你鉴别!

举报/反馈
2017-04-14 01:05:5139健康网

  你能想象,有人反复咳嗽、气喘、发烧,三年内住院3次,可每次住院做完CT,都告知他只是肺炎,3年来病情不减持续加重,直到最近,来广州后才被诊断为时“右肺上叶浸润性腺癌”,做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才使得这三年来一直困扰他的症状迅速消退,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继跃教授表示,肺炎、肺结核与肺癌都会出现咳嗽、咳血丝痰、发热、胸腔积液、胸闷、胸痛等症状,容易导致误诊,患者与医生一定要学会加以鉴别。

  老人3年来患癌却被误当肺炎治

老人3年来患癌却被误当肺炎治 3个方法帮你鉴别!

  据了解,这位患者李大叔是江西人,66岁,三年前,李大叔出现咳嗽、胸痛的症状,到当地医院做CT检查后,医生发现他的右肺有个约2cm左右的阴影,诊断其为肺炎,而没有考虑肺癌的可能。

  2016年4月份,因为”疝气”李大叔再次住院,期间又做了一次CT检查,医生没有发现他肺部的阴影变化,再次诊断为肺炎。今年3月初,由于“冠心病”发作,李大叔需要住院做支架手术,医生再为他做了一次CT检查,诊断结果依旧为肺炎。

  经过反复治疗,李大叔的“肺炎”仍不见好转反而持续加重。前不久,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决定带他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继跃教授接诊后,仔细观察影像资料和了解病史考虑李大叔是肺癌,便建议做肺部病灶穿刺活检,结果为肺浸润性腺癌,病灶已经由三年前的2cm增长至4cm,幸运的是癌细胞没有发现转移扩散。胸部外科王禹冰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决定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为李大叔进行微创手术,术后当天李大叔就能下床活动,很快李大叔身体就恢复正常了。

  提醒:一旦肺部出现阴影要保持警惕

  王禹冰副主任医师介绍,一般情况下患者因肺部疾病就诊时,因为肺炎、肺结核与肺癌都会出现咳嗽、咳血丝痰、发热、胸腔积液、胸闷、胸痛等症状,所以医生首先考虑予以X胸片或胸部CT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可是肺炎、肺结核与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有时非常相似,因此,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肺癌患者就容易被误诊为肺炎或肺结核,进行抗炎或抗痨治疗,延误病情,建议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鉴别。

  一、当患者肺部检查发现阴影时,首先,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检查情况,如果老年吸烟患者出现咳嗽、咳血丝痰、胸闷、胸痛等呼吸道症状,或反复发作顽固性肺部感染,应该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如果以往有胸部CT等检查做比较则对诊断更有参考价值。

  二、如果诊断考虑为肺炎或肺结核,经过正规的抗炎或抗痨治疗,复查时阴影没有缩小的迹象,应及早到胸外科诊治。

  三、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肺癌高危人群,除了检查肺部以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身体其他部位也应常规检查,因为部分肺癌患者的原发病灶很小,但很快会出现明显的远处转移,如肝脏、脑、骨和肾上腺转移等。

  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有六大特征:1、年龄50周岁以上;2、长期大量吸烟或吸入二手烟者;3、长期厨房做饭者;4、长期从事钻井、采煤、采油采气、炼油、化工、化纤、石棉、厨师等工作;5、有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6、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纤维化等。

  王禹冰提醒广大市民朋友,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提出,癌症是一种可以调控的慢性疾病,因此得了肺癌不必太惊慌,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警惕身体的异样,及时前往专业医师处咨询。切忌麻痹大意,或偏听偏信游医、偏方等,坐失良机。

  肺癌治疗的关键是“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控制产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二手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装修污染等;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能够及早发现肺癌,通过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综合治疗,IA1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92%以上,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20%。

  三级预防  科学就医,规范治疗,减少疾病的危害,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建议到诊断和治疗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医院就诊。(通讯员朱钦文、吴佳仪)

王禹冰主治医师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