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癌症一直都是人类的梦魇。得了癌症,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心:营养会促进癌细胞生长,那干脆少吃点不吃饭,真的可以饿死肿瘤吗?
很遗憾,不会,没有粮食,神通广大癌细胞照样可以活的很好。但是,饿死癌细胞,这个思路,靠谱!
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团队,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癌细胞轻易饿不死的原因,也找到了一个饿死癌细胞的方法。
胡汛教授团队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合作,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这种新的治疗思路,有效率100%,初步统计病人的累计中位生存期超过3年半。
这个结果,让国内外很多同行都觉得难以相信。目前,晚期肝癌治疗,人类经过30年的努力,才实现了突破半年中位生存期,接下来的目标是提高到1年。
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eLife上。
到底谁对?这是诺奖级突破,还是忽悠?
事实到底是什么?
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
四川有个甜点师,喜欢琢磨,经过一些研究,它发现吃菠萝的时候稍微撒点辣椒粉能产生神奇味觉组合,更好吃。于是他找了几十位食客来品尝,一半单吃菠萝,一半吃撒了辣椒粉的菠萝。结果63%单吃菠萝的满意,而100%吃辣椒粉菠萝的满意。甜点师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发现公布在报纸上,希望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并且吸引更多人来尝试并验证自己的这个发明。
谁知这事儿被人捅到微博上,标题:“四川天才横空出世!用几分钱辣椒粉做出了最好吃的甜点!”
结果微博炸了。
支持者说:“川菜就是好,其它菜系都是垃圾!”,“我早就说过,真正好吃的东西都是很便宜的!”;“这就是世界食神!”。
反对者说:“川菜喜欢用地沟油,害人!”,“这人肯定是拿了辣椒厂的钱!”,“菠萝原产于美洲,四川厨子不可能会做得好吃!”
甜点师在一旁目瞪口呆:妈蛋,我就在尝试改进菠萝吃法,评价应该是“没区别”,“更好吃”,或者“更不好吃”。你们都在扯啥没用的?
寓言讲完了,希望大家看懂了。
这个新闻背后,其实是一个针对肝癌的正规临床研究,发表在非常好的科研杂志eLife上面,绝对不是大忽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去看看这篇文章。
我查了一下,这个研究团队在过去几年连续发表了几篇相关的研究论文,以前是动物试验,这是第一篇人体试验结果,所以并非空穴来风。这次报道的是从2012年就开始,历经多年完成的早期临床试验。
全世界肝癌有一半以上都在中国,欧美病人少,不是研究热点,进展缓慢。因此,我们绝对应该鼓励国内有水平的团队,包括基础科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团队进行高质量的研究。
这次“浙江医生”团队,是个很好的尝试,按照科学方法进行试验,并公开数据,发表研究论文。光凭这个态度,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已经赢了。
所以,我要给这几位医生大大点赞!中国临床需要更多这样的研究。
但这件挺好的事儿,被记者的标题党弄得十分尴尬。我相信记者的初衷是宣传中国好的研究结果,给患者带来希望,出发点很好,但可惜文章里面很多重要的事情没说清楚,很容易造成误解。
表扬和捧杀,就是毫厘之间。
“浙江医生”这两天或许成了民族英雄,但我怕过一阵子,有人发现小苏打没治好癌症,或者十几块钱的小苏打疗法医院居然收费几千块,一怒之下,提着刀跑去砍“浙江医生”。
为了“浙江医生”人身安全,我来解释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1:小苏打试验的结论到底是啥?
这个看论文最清楚。
作者是这么说的:“在小规模对照临床试验中,碳酸氢钠(小苏打)配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英文缩写:TACE),肿瘤缩小率是100%,而单独使用TACE,肿瘤缩小率是63.6%,因此,加上碳酸氢钠能显著提高TACE治疗的效果。”
而发表论文的杂志编辑的评价更加谨慎:“这些数据表明,在TACE治疗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钠,对于由于肿瘤太大而无法手术的病人,可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还需未来更大规模试验,来证明作者的结论。”
所以,这个试验中,看起来小苏打是有好处的。但注意,在抗癌上,小苏打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换句话说,小苏打不是“菠萝”,而是“辣椒粉”。
TACE是治疗晚期肝癌的常见手段,主要干两件事情,一是通过血管,直接把高浓度化疗药打入肿瘤中,杀死癌细胞;二是用栓塞术堵上供应癌细胞的主要血管,让它缺氧缺粮,饿死癌细胞。
TACE对于个头小的肿瘤效果不错,但对个头大的效果就不太好。这次“浙江医生”的尝试,就是针对效果不佳的大个肝癌,在TACE治疗过程中,把小苏打也送到肿瘤里面,改变肿瘤局部微环境,看能否提高TACE效果。
至于为啥想到用小苏打?作者有一些理论,背后科学过于复杂,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小苏打自己无法抗癌,主要还是靠化疗药,和其它治疗手段。
辣椒粉可能让菠萝更好吃,但吃的是菠萝,不是辣椒。
2:这个试验到底有多靠谱?
试验结果看着确实不错,不仅100%患者肿瘤都缩小,而且有个别患者生存了超过3年,远远超出平均值。
但这只是早期临床试验。由于参与患者人数太少,统计上无法证明到底有多有效,也无法知道是否能延长患者生存期。这有待后续更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明。
之所以这么谨慎,是因为少数病人身上看着效果很好,但后来大规模试验失败的例子非常多。样本太少的时候,结论容易受到运气影响。
打个比方,你想研究清华学生音乐素养如何,于是去学校门口随便抓5个人,看起来很随机,但万一正好遇到李健和高晓松返校秋游,那你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40%清华学生都是音乐天才!
真正靠谱的办法,是去门口抓1000个学生,数据多了,你才会发现真相:清华学生其实多数五音不全。
这并不是说小规模试验结果都是错的。有好的结果,总是好事,说明这个试验值得进一步让更多患者尝试。据说下一阶段临床试验已经开始招募,符合条件的肝癌患者应该去了解。
我鼓励没有很好治疗手段的患者参与靠谱的临床试验,但请记住:任何临床试验都有风险,请从官方渠道了解信息,权衡利弊,最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决定参与,请100%信任并配合医生。
3:这能证明“酸性体质致癌”,“苏打水防癌”理论么?
很简单,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篇报道出来,我觉得最开心的就是就是卖苏打水的商家。网上已经出现利用这篇文章来大肆宣传酸性体质和苏打水广告。我早就说过,酸性体质和苏打水防癌都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之所以阴魂不散,是因为这背后的商业利益太大,很多人利用人们对癌症的恐惧,编造谎言和理论,来推广各种产品。
天然苏打水对酸中毒、尿酸过多等患者有一定益处。但喝苏打水防癌,目前没有任何理论和试验依据。而且,苏打水含钠高,长期大量喝,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得不偿失。
每次中国出现什么研究成果,大家就爱问:这是诺奖级突破,还是忽悠?
为啥总要这么极端呢?
“小苏打配合TACE治疗肝肿瘤”是个中国医生开展的靠谱临床研究,值得大家鼓励和关注。它早期效果看起来不错,但我们仍然要耐心等待更多患者身上的试验结果,才能下结论。
所以,既不是诺奖,也不是忽悠。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对于来自中国的科研成果,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吹捧。提高科学素养,给公众带来客观的评价,才是正确的态度。中国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和各种夸大报道带来的错误信息,不无关系。
借用前领导人的名言:“你们(记者)啊,不要老想搞个大新闻。”
和大家共勉。
最后一句:吃菠萝放点辣椒粉真的很特别,试试吧。
参考文献:
1:A nonrandomized cohort and a randomized study of local control of large hepatocarcinoma by targeting intratumoral lactic acidosis. eLife 2016;5:e15691
2: 《牛! 他们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钱江晚报
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成都高新宝芝堂中医馆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科(内一科)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鹅岭北路4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新安县新城区南京路9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义隆路9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内黄县城关镇西关村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芝泉路5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平路100号(东风南路与永平路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