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第十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

马军:恶性淋巴瘤免疫治疗的进展

举报/反馈
2016-08-20 16:35:5639健康网

  亚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淋巴恶性肿瘤的高发地,据统计,2008年-2015年我国淋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10万,而随着年龄化的加重,发病率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如何治疗恶性淋巴瘤?在第十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介绍,未来恶性淋巴瘤治疗存在五大关键问题,也是血液肿瘤专家们在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IMG_6378

  血液肿瘤诊断的精准化之路

  马军介绍,目前血液肿瘤的诊断已经从临床表现-细胞形态-细胞遗传-细胞免疫-分子生物,进入到基因组学多组学,相应的血液肿瘤治疗,从粗放化疗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1946年发现氮芥对白血病霍奇金病有效,1948年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获得缓解,1960年费城染色体的发现开启分子靶向治疗之门,1975年单克隆技术产生,单抗靶向药物雨后春笋,1997年Rituximab成为FDA获准治疗肿瘤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200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获准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TKI时代,一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2013年FDA比准Ibrutinib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同时,2014年批准了治疗新诊断的CLL,2014年学业肿瘤的10种分子靶向新药中,有四种通过FDA审批。

  未来恶性淋巴瘤治疗的关键问题

  (1)能否发现新的可治疗的基因异常?

  马军介绍:2000年,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将DLBCL分成预后有显著差异的GCB型和ABC型;2003年,通过基因表达分析针对ABC亚型不同通路的异常给予相应的治疗;2015年,我国研究者应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25例NK/T细胞淋巴瘤进行分析,发现体细胞突变主要发生在DDX3X、抑癌基因(TP53和MGA)、JAK-STAT-信号通路分子(STAT3和STAT5B)和表观修饰因子(MLL2、ARID1A)、EP300和ASXL3);2015年,国外研究者应用外显子和全基因组DNA测序和RNA测序对40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进行分析,发现17个基因的突变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相关。

  (2)如何理解和应对恶性淋巴瘤异质性的时空两维变化?

  细胞、基因/基因组变异的异质性表现在个体间异质性、瘤灶内异质性、瘤灶间异质性、转移灶内异质性,造成肿瘤的转归不同。有研究显示,分子异质性较强的患者相对容易复发。时间的异质性带来了肿瘤细胞异质性的树干树枝树叶假说,非常复杂,也使得攻克肿瘤非常困难。

  (3)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迄今,FDA已批准了4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抗CTLA-4)、nivolumab(抗PD-1)、pembrolizumab(抗PD-1)和atezolizumab(抗PD-L1),带来了超越传统治疗的疗效,延长了复发和生存时间。Pembrolizumab治疗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HD)两年,临床观察发现,CR率21%,PR率45%,ORR 66%;nivolumab治疗抗CD30~PBSCT复发/难治HD,CR率26%,PR率66%,2年OS率87%,2年PFS率85%。应开展“单药vs.单药”、“单药vs.联合治疗”的新的临床研究,积极探索最大化的总体获益。

  (4)是否存在、能否区分惰性淋巴瘤和侵袭型淋巴瘤?

  现在还没有办法,还有待于将来的基因分析技术的发展。

  耐药再耐药的无穷循环?肿瘤异质性是靶向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分子靶向药物的关键问题是靶抗原的选择,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特异性,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②表达稳定均一、不产生分泌型抗原;③参与细胞凋亡/细胞生长信号的调节;④结合后不会出现明显的脱落。

  (5) 微环境:可能的突破口

  肿瘤微环境中包括三大特征:免疫细胞、器官特异、血管生成,以后是否会出现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不仅仅是PD1和PDL-1?(通讯员:朱钦文、吴佳仪)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