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最容易被人忽视的12个肿瘤征兆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天津市金匮灵兰科技有限公司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雾霾污染、水体污染及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等因素使得一些癌症,如肺癌肝癌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每年全球新发癌症的病人达一千多万,每年死于癌症的病人超过700万。无论哪一种癌症,我们最怕听到的一个词就是“晚期”,癌症发展到晚期,患者生存的希望相当渺茫,生活质量也难以保证。

  目前,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康复治疗等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癌肿一旦形成,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古今中外认识的肿瘤

  中医中“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记载,两千多年前就有肿瘤专科医生的记载。古代中医认为,机体气、血、精、津、液运行失常,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导致了肿瘤的发生。从公元1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体液学说盛行,人们认为肿瘤是由“黑胆汁”凝聚、瘀滞形成。

  当代,西医、中医普遍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医学发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但是肿瘤仍然是难以解决的医学难题。

  目前,人们更加关注肿瘤的预防与早期发现治疗。如果能够早发现癌症,以现有的医疗手段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的。

  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每天机体都会有细胞发生变异,有的会变成肿瘤细胞。机体的免疫系统是我们的健康卫士,负责清除这些危险分子。

  内外因素对肿瘤的形成都很重要,并且肿瘤的形成是个长时间的过程。肿瘤细胞具有极度活跃的增殖、转移能力,它们不再受到机体的控制。有些肿瘤细胞相对正常细胞发生极大改变,从而能够逃避机体免疫追杀。

  逃避免疫追杀的一些肿瘤细胞开始大量增殖起来。它们发生增殖的同时,也会出现肿瘤细胞的死亡。当新出现的细胞数大于死亡的细胞数的时候,肿瘤开始生长。

  肿瘤早期发现的意义

  手术治疗仍然是许多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法,肿瘤能否被根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时肿瘤病期的早晚——病期愈早,治愈率愈高。因此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注高危疾病史

  现在普遍认为,在癌症发生之前,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即称为“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并不是癌,是可以向正常组织转变的。有些慢性疾病史也很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请您着重关注:粘膜白斑、乳腺囊性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卵巢囊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溃疡、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营养不良性皮炎、慢性便秘、慢性胆道疾病、肝炎病毒 (HBV、HCV)感染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人类疱疹病毒(EB) 感染史、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史。

  注意身体细微变化

  1.异常肿块:身体任何部位发现肿块,并有逐渐增大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如淋巴瘤可出现淋巴结的肿大。

  2.身体任何部位经久不愈的溃疡,如消化性溃疡正规治疗6周无愈合或愈合倾向,反复发作不愈合的口腔溃疡等。

  3.中年以上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白带多,可见于宫颈癌。

  4.进食后胸骨后不适、灼痛、异物感或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可见于食管肿瘤。

  5.长期消化不良,逐渐出现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消瘦,可见于消化道肿瘤如胃癌。

  6.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可见于肺癌。

  7.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便秘或大便变稀)或有便血,可见于结、直肠癌。

  8.无痛性的乳房肿块,皮肤出现改变像橘子皮,分泌物增多,有的肿块部位皮肤甚至会出现溃疡,可见于乳腺癌。

  9.不明原因出现鼻塞、鼻出血,可见于鼻咽癌。

  10.黑痣突然增大,增多或破溃出血,可见于恶性黑色素瘤。

  11.没有临床表现的或无痛的血尿,可见于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

  12.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是癌肿压迫导致等。

  肿瘤的自我检查

  肿瘤的自我检查适用于长在体表的肿瘤。如乳腺肿瘤,20岁以上女性,可在月经结束后一周进行。掌面轻压,由外向内3圈。

  肿瘤的诊断

  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

  病史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高危疾病史,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家族肿瘤发病史。

  体格检查主要观察表面上的变化,包括皮肤黏膜颜色变化,浅表淋巴结的变化,腹部检查是否触及肿块,以及专科检查如直肠指诊。

  辅助检查种类很多,是临床早期发现肿瘤的利器。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机体的异常。辅助检查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有些主要用于筛查,有些用于精确定位。

  B超: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子宫、附件等,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形态,了解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等。

  X线:钼靶摄片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可用于胃癌的诊断。

  CT(电子计算机断层照相术):相对于B超和X线检查有更高的精度,更利于早期发现病灶,有助于早期诊断。

  MRI(核磁共振成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强于CT,对于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脊髓肿瘤诊断比较准确,了解肿瘤与血管关系及肿瘤范围。对肿瘤早期生化代谢改变测定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PET-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肿瘤组织一把具有比正常组织更强的代谢能力,根据代谢能力进行检查,发现可疑病灶。

  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全身病灶,敏感性强。但是同时也需要其他检查的证实。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以在直视条件下观察病变情况,同时也是获得组织病理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空腔器官,如消化道,支气管,膀胱,胰胆管等。

  细胞学检查:从可疑的病变部位获得细胞,

  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由肿瘤分泌产生或肿瘤与宿主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早期发现肿瘤。

  肿瘤的筛查

  对人群通过常规试验检查或体检,早期发现无症状的肿瘤患者,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增加治愈率。

  肿瘤筛查很多积极作用,改善筛查检出患者的预后;减少根治疗法的使用率,微创化手术;使阴性结果的人群消除顾虑;降低治疗费用,节省医疗资源。但由于筛查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即本身没有疾病却提示癌肿的存在,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对待疾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展望

  诊断是治疗肿瘤的重要前提,早期诊断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必要条件。希望全民的健康意识可以提高,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多在意一点,就可能改变很多。随着医学的发展,相信更多更敏感、更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会被应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2015-12-16 01:06:40浏览10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