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专家访谈

明星胃癌高发的背后 警惕胃癌的“前哨战”

举报/反馈
2015-02-04 01:40:2039健康网

  从徐华凤到柏寒,再到近期因胃癌去世的司马燕,“胃癌”一直是娱乐圈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无独有偶在这些因胃癌去世的明星中,都被曾爆料患有严重的胃病,胃病离胃癌有多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陈继跃教授表示,一些胃的良性疾病会导致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临床上称之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等,患者需格外警惕。

  警惕胃癌的“前哨战”

  陈继跃教授指出,若只是普通的胃炎疾病一般不会引发癌变,但有几种胃病需引起患者注意,例如胃溃疡,有数据统计1%~5%的胃溃疡患者可发生癌变;息肉患者中,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病例不高但癌变率占15%~40%,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更高。此外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胃癌即“残胃癌”,术后10年发病率显著增高。

明星胃癌高发的背后 警惕胃癌的“前哨战”

  专家特别提醒,在胃炎中有一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高达1.2%~7.1%,此类患者需小心复查。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

  据统计,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较高,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40~60岁年龄段常见,男性患者大约是女性的两倍。

  陈继跃教授表示,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喝酒、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腌制食品、烧烤食物等),但目前来说只有幽门螺旋杆菌(HP)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在我国有60%的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数倍。此外流行病学调查,约10%的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父母等一级亲属中如果患有胃癌,子女患胃癌危险要比普通人高2~3倍。”

  “如果已经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且有胃部不适症状,应该尽快抗炎治疗。”陈继跃提醒,胃炎的患者在用胃药治疗外,一定要搭配抗炎治疗,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否则病情将反复久治不愈。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查胃镜比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更可靠

  没有早期症状,手术切除率低,恶性程度高……长久以来,胃癌因为这些特点而高居我国癌症死亡人数第二位,很多患者被诊断为胃癌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陈继跃教授介绍,胃癌会有一些“报警症状”,但是易于与普通胃病相混淆,而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

  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

  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则多见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消瘦、乏力、代谢障碍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等。

  目前在健康体检中,吹气试验、大便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胃镜检查都是筛查早期胃癌的主要措施,但是陈继跃教授表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不高,目前做胃镜仍然是发现和诊断胃癌的最主要手段,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镜筛查。”

  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胃癌的手段

  由于临床上胃癌患者多是中晚期,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陈继跃教授表示,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但在所有的治疗方案中,手术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唯一有望根治胃癌的手段。”此外,即使根治手术,也存在复发风险,因此,病人随访非常重要,这是及早发现转移复发的重要环节。如果病人做了根治手术,头两年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接下来的三年,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需要每年复查一次。(通讯员:吴剑鹏、陈芳)

陈继跃主任医师肿瘤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