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本文专家:
熊建萍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项晓军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 32.4 万例,死亡病例为 30.1 万例,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53.70%和55.35%。[1]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致使患者生存率普遍较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改善我国食管癌现状的有效手段。
这些食管癌的高危因素要知道
食管癌是跟进食关系密切的一种肿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熊建萍教授表示,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通常表现为食道上、中段鳞状上皮恶变,这与国人一些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1、吃得太烫
“趁热吃”是国人的一大饮食特点。2016年6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2]
2、爱吃腌制食物
咸鱼、腊肠、酸菜、豆酱、腌萝卜等各种腌制食物中,多数含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3、烟酒不忌
吸烟和饮酒是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的两个因素。《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提到,对于食管鳞癌,吸烟者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3]
4、吃得太粗糙
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此以往,反复的“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也可能导致食管癌的癌前病变。
5、有肿瘤家族史
若有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比一般人更容易患食管癌。
想要预防食管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项晓军教授提醒,除了要注意回避以上的高危因素以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拥有充分的休息,减轻精神压力等。
食管癌如何早期发现?
“提高癌症生存率,最关键的就是早期诊断。这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特别关注自身健康情况。”熊建萍教授表示,食管癌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还是会有轻微症状,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进食有哽噎感,并伴有胸痛、胸闷、胸部不适等症状,且这种症状持续较长时间,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症状明显时大多已进展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
两位专家提醒,若身体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警惕早期食管癌的发生,去做胃镜检查,一般通过胃镜即可诊断。若诊断出黏膜下层食管癌,且没有淋巴结转移,基本上是有机会治愈的。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同时,对于食管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据2022年4月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2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食管癌高危人群每两年1次普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4]
免疫治疗给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分期制定治疗方案。”项晓军教授表示,早期能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手术;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选择治疗方案,例如可手术的患者可以先局部放化疗再进行手术,不可以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药物治疗再放化疗。
我国约70%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因此对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一直是研究重点。项晓军教授表示,对于病情已经进入晚期的患者,或者一些初诊时已诊断为不可手术的患者,目前认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新模式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化疗。
“由于免疫治疗带来的优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该疗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食管癌治疗的各个领域。”熊建萍教授表示,“而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可以选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手术的患者也可探索免疫治疗作为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方案,此外即使是二线的晚期患者也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随着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中获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两位专家分享了一位60多岁食管癌患者的治疗经历。这位患者在县里医院通过胃镜确诊为食管癌后,慕名来找熊教授就医。因为就医比较及时,初次诊断时,患者整体状况不错,并未出现吞咽梗阻、身材消瘦等情况,只是有轻微疼痛感觉。
虽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经过检查后发现患者病变范围较大,从食管颈段到胸段大约有十几厘米长的病变,周围还伴有淋巴结转移,包括近锁骨区也有淋巴结转移,按照疾病分期已经处于III期阶段,这种情况是无法手术的。诊疗组在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相应的临床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后,给患者提出了免疫治疗的方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基于的考量点包括:
患者本身体质状态较好,对治疗疗效要求较高;
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已明确,包括KEYNOTE-181及其他PD-1单抗等相关临床研究均证明了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临床上的优越疗效。
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临床效果非常好。在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肿瘤就有明显退缩;6个疗程之后,CT及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病灶接近完全缓解(CR)。随后,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疗以及后续的免疫维持治疗。
熊建萍教授表示,“临床研究数据及临床实践结果都证明,当时我们给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案获益是非常明显的。目前这位患者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而且现在不抽烟、不喝酒,比生病前的状态更好,体重增加了,身体更健康。”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治疗手段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在中国获批一线以及二线治疗。2020年6月,凭借全球首个取得阳性结果的晚期食管癌二线免疫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KEYNOTE-181临床数据,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单药治疗PD-1表达阳性(综合阳性评分CPS≥10)的、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2021年,帕博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联合铂类和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熊建萍教授也指出,免疫治疗进入食管癌领域后,改变了食管癌的治疗格局。此外,免疫治疗目前在食管癌的应用也越来越强调精准化的概念,这是由于一系列临床研究均证实,PD-1表达阳性(CPS≥10)的人群是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的优势获益群体,更有机会最大化延长生存。因此,也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检测相关指标。
参考资料:
[1]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GLOBOCAN 2020数据.
[2]Carcinogenicity of drinking coffee, mate, and very hot beverages .June 15, 2016.
[3]2018年12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4]2022年4月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科(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