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癌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其他癌症

新时代下,专家谈血小板减少症理念革新

举报/反馈
2022-07-29 17:02:41医师报

“走访健康守门人”专栏由《医师报》主办、三生制药公益支持,将从疫情防控、慢病管理等角度切入,生动展现各领域的医生帮助患者实现“健康触手可及”的历程,分享治疗理念,助力“健康中国2030”。

马军教授:治疗理念革新,抗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可防可治

得了恶性肿瘤,规范、足量、不间断的治疗对于延长患者总生存期非常重要,但有一种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严重到足以使抗肿瘤治疗减量甚至中断,这种不良反应非常常见,它就是抗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表示,随着治疗理念的的革新和经验的丰富,CTIT正得到有效的防治。

CIT变CTIT,肿瘤治疗理念革新就在一字之差

“只有保证患者血小板水平,才能足时足量完成抗肿瘤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受影响。”马军教授介绍,“放化疗是肿瘤治疗基石,2000年以前,我们说的全都是肿瘤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近年临床中逐渐认识到免疫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方式都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因此在最新的《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2022版)》正式将CIT概念拓展为CTIT。”CTIT概念的拓展也提示我们更加关注肿瘤全病程治疗中的出血风险。

有效的药物+二级预防,CTIT发生率越来越低

“中国有两种CTIT治疗药物20年前已上市。”马军教授说,“一种是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11(IL-11),另一种是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两种药物都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对CTIT和CIT都有效。”

近几年,尽管已有多种新药获批用于CIT的治疗,但根据指南,CTIT治疗仍然以TPO和IL-11为主。马军教授也同时指出,虽然临床医生对于CIT治疗经验丰富,但针对CTIT,我们尚需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包括防止过度治疗、应对不良反应(例如使用IL-11时,心脏方面不良反应和水钠潴留等)等,从而进一步完善指南。

另外,随着CTIT和CIT的二级预防被写入指南,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会认识到“防治”的重要性,这类症状临床发生率会进一步降低。

“在‘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肿瘤医生除了要重视抗肿瘤治疗,更应重视抗肿瘤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2030年使恶性肿瘤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15%的远期目标。”马军教授强调。

刘波教授:防患于未然,科学管理“血小板”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肿瘤患者,几乎所有的治疗方式均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一旦患者血小板减少,医生不得不通过降低药物剂量、延迟治疗时间、甚至通过终止治疗来应对,显然这是对治疗的一种妥协,会直接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另外,随着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增加,严重者将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可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治疗过程变得更复杂。” 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表示。

纳入指南,疾病定义更清晰

随着肿瘤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不再局限于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均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所以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组织下,《2022版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中,将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正式拓展为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刘波教授指出,概念的革新不仅要与时俱进,同时在指南的规范化指导下,有利于医生综合的评估以及筛查,并及时给予CTIT患者更有利的全程管理治疗方案。

分层评估、提前预防,科学管理促恢复

由于CTIT在肿瘤治疗中发生率并不高,临床医生对它的重视和认知还存在不足。刘波教授指出,临床中首先要明确肿瘤患者发生CTIT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层评估;对于已经发生CTIT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病因评估,不同肿瘤治疗的手段导致CTIT的机制各不相同,要积极寻找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对于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启动CTIT二级预防。新指南也特别强调“二级预防”的概念,即对于有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为预防下一个周期再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预防性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以保证有关治疗的顺利进行。

从新指南的治疗推荐级别来看,需要根据血小板的分层进行精准分组,并分层治疗。刘波教授认为,新指南中纳入的药物为国内获批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介素-11,这是一级推荐。尤其TPO能快速的提升血小板,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的时间,安全性更好,临床证据也更加充分,是CTIT治疗首选的证据。总之,指南优先选择具有适应症的、起效快、安全的制剂,同时医生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才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刘波教授强调,现代医学不仅要关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的进展,也应该关注这些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CTIT,还有肿瘤营养、癌痛、康复,以及身心问题,力争全方位、立体化、全流程的关注患者的症状管理,才能真正能够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让肿瘤患者真正能够体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的美好。

徐小红主任:血小板减少症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治疗选择有讲究

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是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南通市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兼血液内科主任徐小红介绍说,无论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这些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一旦发生CTIT,将影响化疗等肿瘤治疗手段的正常推进,患者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颅内出血等,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治疗CTIT是每一位肿瘤科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题。

多种药物选择,安全性为重

目前,临床上能见到的CTIT治疗药物有三种,分别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

具体而言,rhTPO是一种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可调控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特异性升高血小板,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能够有效预防CTIT,安全性能良好,在临床中使用最广泛。rh IL-11是由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和部分间叶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不良反应相对较大,具有一定的心脏的毒性,临床使用较为谨慎。TPO-RA是一大类小分子化合物,但因还未获批CTIT适应症,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指南为纲,分级用药保护患者

徐小红主任表示,在药物选择上,根据CSCO《2022版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应首先考虑患者有无出血进行分组,如果患者出现出血,首选是输注血小板或联合rhTPO,II级推荐使用TPO-RA;若患者未发生出血,则根据血小板计数进行分层:

如血小板计数在75 x 109/L-100 x 109/L之间,应密切观察血小板及出血情况,或直接输注血小板或联合rhTPO。

如血小板计数在10 x 109/L-75 x 109/L之间,首选rhTPO,如果患者年纪相对较轻,或没有心脏基础疾患,可以适当选用rh IL-11。

如果血小板计数更低,主要采用rhTPO,尽量不使用rh IL-11,因为使用rh IL-11一旦出现过敏或畏寒发热后,很可能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

“医生、护士、患者三者要相互配合,才能把将血小板水平控制好。”徐小红主任强调,医护人员在面对CTIT时,要在依据指南用药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和患者沟通好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按时完成后续的治疗,守护患者健康。

宋盈主任:给肿瘤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升板”用药小贴士

CTIT是肿瘤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在使用导致CTIT的治疗药物,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所致症状与体征减轻即可诊断CTIT。CTIT的治疗指南推荐输注血小板和药物治疗,国内已经获批的CTIT治疗药物主要有白介素11(IL-11)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两种。两种药物有何区别,该什么时候使用,《医师报》特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宋盈主任介绍一下她的临床用药经验。

分层用药  兼顾效价

造血干细胞“成长”为血小板,受到各种细胞因子调控。两种不同的药物IL-11和TPO,升血小板作用机理不同,作用于这一“成长通路”的位点也不同。宋盈主任介绍,IL-11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增加外周血小板数量,但它对血小板的功能无明显改善。TPO则全程调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过程,TPO的作用位点比IL-11早,所以TPO出现疗效时间比IL-11更早,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TPO 5~7天起效,10~14天达峰值,比IL-11快3天恢复目标血小板值,所以TPO对于中重度CTIT疗效优于IL-11。”宋盈教授说,如用到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药物,同时使用TPO还可预防血小板降低。对于轻度血小板降低患者,用IL-11更合适,因为价格比较便宜,患者易接受。

根据身体状况择药  居安思危

“我们科室承载很多75岁以上老年患者,他们代谢慢,药物清除慢,不良反应较大。此外,很多患者心脏情况不好,由于长期抗肿瘤治疗身体负担已经很重,所以在选择升血小板等辅助用药时,不良反应低成首要考虑标准。”宋盈主任说。

IL-11是生物制剂,所以一些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发热,此外,其还有心脏毒性、发热、水肿、水钠潴留等问题。而TPO不良反应较小,一些基础研究还发现,它对心脏、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所以适合对心脏影响较大的化疗药物使用患者、有基础心脏病患者,以及老年患者。

宋盈主任提醒:由于很多晚期肿瘤患者是高凝状态,所以要用抗凝药物,如果升血小板药物使用TPO时,一般每周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当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已正常时即可停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