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好久没有听到爸爸的声音了,我想爸爸。”

在河北廊坊的一家医院里,11岁的小菱面无表情的躺在病床上,而身旁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由于长期的治疗和身体严重的排异反应,小菱的双腿看起来和胳膊差不多细,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淤血。

小菱发生了什么?小菱的爸爸呢?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01、父母离婚,意外袭来

小菱生于四川的一个家庭,从小可爱聪慧,爱弹琴、画画。作为父母,杨阳和丈夫也尽力培养。小菱17年钢琴获得了国家八级,书画过了四川省素描五级。似乎都可以预想小菱前程似锦的未来,但是命运先开了第一个玩笑。

看起来其乐融融的家庭,背后是小菱父母之间,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感情裂缝,最终走向离婚。

父母的离婚让小菱遭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而更难以预料的是,命运又开了第二个玩笑。

2018年5月1日,小菱突发身体不适、脸色发白,妈妈杨阳辗转到北京儿童医院检查治疗,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噬血基因LYST阳性,必须需要尽快进行脊髓移植才行,预计费用需要50万

面对如此大的变故,杨阳通知了前夫,让他筹备治疗费用。同时,为了利于治疗,带着小菱转去了河北的一家医院。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02、生父捐脊髓,筹集费用

虽然已经离婚,但小菱的爸爸知道消息之后,还是走亲访友借钱,和杨阳一起筹齐了这50万

除此之外,他还同意进行骨髓配对的检查,在得知适配之后,为小菱移植了脊髓

而小菱再一次看见父母站在一起的身影,也难得的笑了。在11岁的生日当天,一家三口一起为小菱庆祝,似乎一切都在变好

小菱出仓之后,身体却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肠排和肠梗阻严重。多次的化疗和药物治疗,让小菱在小小的年纪掉发、原本的小脸蛋也变得胖嘟嘟,身体越来越虚弱。

好在父母一直陪在身边,这似乎也给了小菱坚持的勇气。可是谁也想不到,一天杨阳托小菱的爸爸照顾小菱,自己要先赶回家照顾姥姥,就在杨阳前脚没走过久,小菱的父亲悄悄地离开了。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03、生父不告而别,称已经尽力

杨阳怎么也想不到,之前还在筹款、捐骨髓的前夫,怎么会突然一句话不留的走了,怎么会这么冷漠。

杨阳打电话过去质问,没想到等到前夫的回应是:“我已经欠下了几十年的债,也抽了骨髓,我已经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以后别联系了。”随后,前夫拉黑了杨阳的微信和电话。

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杨阳只能靠一个人的力量想办法,她看着女儿,心想无论如何也不想放弃。

而小菱每天被病痛折磨不已,面对父亲的离开,她似乎心知肚明,可哪怕难受,她也只能假装不在意,只为了不让妈妈看出来。可是杨阳哪能感受不到呢,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一、认识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这种疾病一般每10万人中有0.74人发病,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每十万人有0.6人发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每十万人有0.14人发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起病慢、病程发展慢、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会有乏力、心悸、面色发白、头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输血治疗后可改善相应症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结合抗生素之后可以控制,高热比较少见。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程短。起初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而且约一半患者发病时就伴有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的感染。发病过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症状,能导致败血症,采用一般性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在一年内丧命。

全中国首例骨髓移植,就是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在1964年由路道培院士完成。这个手术不但是医学上的一大突破,还让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续,在手术后三十多年依然健康的生存,创造了骨髓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记录。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二、罕见病有多难?

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过再障,这也把我们的视线拉向了罕见病。

很多听起来美丽的名词,可能对应的正是一些罕见疾病,比如蝴蝶宝宝对应的是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粘宝宝对应的是黏多糖贮积症(MPS),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对应的是苯丙酮尿症(PKU),熊猫宝宝对应的是戈谢病(GD),瓷娃娃对应的是成骨不全症(OI)......

如果不是特别关注,可能很多罕见病连听都没有听过。全世界范围内,已经确定的罕见病有7000种以上,在人类所有疾病中占比10%,而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据统计每年有近250种疾病被列为罕见病,全世界有约3.5亿的罕见病患者。

罕见病的发病有时候会以寻常常见病的病症出现,像过敏、腹痛等症状,可能导致医生误判,加上有些医生如果不了解这个病,或者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那就可能出现诊断延迟。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研究表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从发病开始到被明确诊断,平均需要约13年的时间。以此为例,足以可见罕见病诊断起来有多困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志英教授曾表示,中国真正提出罕见病概念时间是在最近的十年左右,真正关注起来的时间是在最近五年政府介入之后才开始的。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个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其中包含了121种疾病,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官方性质的罕见病目录。

中国著名医学遗传学专家黄尚志教授指出,即便是医务人员,也要逐步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而且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罕见病的识别、诊断、干预等。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希望我国罕见病面临的挑战早日解决,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罕见病群体,给予关怀和爱。

参考资料:

[1]科普宣教 | 再生障碍性贫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2019-09-16

[2]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哪几类?.右医附院慢性病防控与健康.2020-06-18

[3]中国罕见病发病率数据匮乏,患者“浮出”有多难.澎湃新闻.2021-12-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63
2022-05-24 17:35:00浏览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流感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
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时间多在2-4周,但并非固定不变,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健康状况、年龄、疫苗类型等。从普遍情况而言,健康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一般在2-4周内会产生抗体。疫苗进入人体后,首先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开始协同工作。在这个相对有序且复杂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各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通常2-4周才能使体内抗体达到足以抵御流感病毒的有效水平。不同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差异,产生抗体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初次接种的儿童,产生抗体的时间可能会偏长一些,部分儿童可能需要3-4周甚至更久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这是因为其免疫系统需要更多时间来识别和适应外来的疫苗抗原,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应答机制。而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都有所下降。此类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产生的速度往往较慢,产生足够抗体的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且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相对较低,维持有效抗体水平的时间也可能较短,这使得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后,抵御流感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此外,流感疫苗的类型也会对抗体产生时间产生影响。常见的灭活流感疫苗,由于其病毒是经过灭活处理的,不具备感染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接种后免疫系统需要对其进行识别和处理,产生抗体的时间一般在2-4周。而减毒活疫苗,其病毒经过减毒处理,保留了一定的活性,能够在体内引起相对更接近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理论上可能使抗体产生的时间稍快一些,但整体仍处于2-4周的大致时间范围,只是在个体差异上,部分人群可能会稍早达到有效抗体水平。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急性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接种后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徐洁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新冠疫苗接种后肺部有结节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冠疫苗一般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肺部有结节,通常与该疫苗的接种无关,多考虑接种以前肺部就有小的结节,也可能是肺结核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改善。 1、接种以前肺部就有小的结节 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大量吸烟,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进入身体以后会使肺部受到损伤长小结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接种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后进行查体可能会发现有肺结节。需要立刻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严格戒烟。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用治疗,但是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2、肺结核 肺部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在两周以上,到医院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也可能会显示胸部长结节。可遵医嘱使用抗结核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如果咳嗽比较严重,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药物止咳。 除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不排除肺肿瘤导致的,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明确原因对症治疗。 建议患者在确定无疫苗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时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助于减少感染该病毒的概率,降低感染后重症的概率,有利于身体健康。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冠疫苗接种后红肿硬块怎么处理
新冠疫苗接种后有红肿、硬块其处理方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新冠疫苗接种后有红肿、硬块,但无其他不适,一般是正常现象,患者两三天就能自行缓解恢复,无需特别处理。如果除了红肿、硬块反应外,还出现了全身的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疲劳、乏力、发热等,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正常现象 刚刚接种完新冠疫苗的时候,药液会在肌肉内部聚积,不会迅速被皮肤吸收,这种情况就有可能会产生暂时性的红肿、硬块。患者常见的感觉有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瘙痒等,但两三天就能缓解恢复,一般不用特别处理。生活中要避免抓挠患处,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同时也要避免患处沾水,直到结痂为止。接种完新冠疫苗后建议在饮食上以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要避免感冒,避免着凉。 2、症状加重以及出现全身不适 如果除了上述局部反应,有些患者也出现了全身的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疲劳、乏力、发热、肌肉痛、头痛、咳嗽、腹泻、恶心、厌食、过敏等,或者出现发热、局部红肿明显等,要及时就医。可以用热毛巾来热敷,也可以使用碘伏来对局部进行消毒。如果出现了溃疡的表现,还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就需要给予退热处理。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冰袋冷敷额头和腋下、温水擦拭全身等。常用的口服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 注意每次接种后在接种的医疗场所停留至少半个小时,以便发生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时能够得到及时抢救。在这半个小时内,如果感到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咨询医护人员,以保证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