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6亿,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07.2万,而近期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且复杂。正如世卫组织(WHO)所警告的那样,“只要新冠疫情仍在地球肆虐,只要放松警惕,病毒随时可能变异扩散,引发全球新一轮疫情。”

面对疫情反复多变,接总新冠疫苗成为当下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方法。虽然多项研究显示,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感染或降低健康个体患重病的风险,但尚不清楚那些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否会有类似的反应,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近日,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这项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跟踪了515 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评估了患者对 mRNA-1273 疫苗的免疫反应。癌症患者在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之前提供了血液样本,并在一个月后再次提供血液样本,并对每个样本进行COVID-19 抗体测试。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发生了血清转化,这意味着他们在接种疫苗后会产生抗体。总体而言,71.3% 的癌症患者在第一剂疫苗后发生血清转化,90.3%的癌症患者在第二剂疫苗后发生血清转化。然而,不同癌症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与实体瘤患者相比,血液肿瘤患者的血清转化率较低,分别为84.7% 和 98.1%。在血液肿瘤患者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血清转化率最低,而那些正在接受积极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情况更加的糟糕。
研究者表示,“尽管实体瘤患者的血清转化率更高,但抗体滴度仍低于健康人群。更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人体需要多少抗体才能提供对病毒的全面保护。另外,淋巴疾病会影响 B 细胞,而免疫系统需要这些 B 细胞来制造抗体。如果患者的 B 细胞受到抑制,他们制造抗体的机会都很低。”
先前柳叶刀报道称,在疫苗接种后六个月内,接受抗 CD20 抗体治疗的肿瘤患者没有免疫反应。接受 BTK 抑制剂、Venetoclax 和 CD19 靶向 CAR-T 细胞治疗的患者的血清转化率最低。
据悉,研究人员正在继续跟踪研究参与者,在 6、12 和 24 个月时采集血液样本。该团队还启动了一项研究,评估第三剂 mRNA-1273 疫苗后癌症患者的免疫反应。
总之,这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实体瘤或血液肿瘤患者在接种 COVID-19 疫苗后会产生免疫反应,尽管其抗体水平低于未患癌症的成年人。血液肿瘤患者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优先接种第三剂疫苗,并仔细考虑相对于接受癌症治疗的疫苗接种时间。
原始出处
Anna R. Giuliano et al, Evaluation of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CoV-2 mRNA-1273 Vac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in Florida, JAMA Oncology (2022). DOI: 10.1001/jamaoncol.20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