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乳房切除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肿瘤负担和病理反应。根据治疗反应,新辅助化疗有可能提供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但关于新辅助化疗如何影响微血管乳房重建后的结果,目前证据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研究没有评估特定方案的效果、给药顺序、新辅助化疗剂量以及最后一次化疗剂量与乳房重建手术之间的时间。此外,没有一项研究评估对伤口愈合过程至关重要的循环免疫细胞水平。
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新辅助化疗方案和时间表对微血管乳房重建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评估了新辅助化疗对伤口愈合相关的循环免疫细胞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100名于2013年至2018年间在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和微血管乳房重建的患者,并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变量、肿瘤病史、化疗方案和并发症概况。化疗方案根据蒽环类药物和紫杉烷给药顺序进行分层。单变量分析使用了Chi-square、Fisher's exact和t检验。多变量二元逻辑回归用于控制协变量。
在多变量分析中,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序列中首先使用紫杉烷类药物与并发症的增加有关(OR,3.521;p = 0.012),其中脂肪坏死这一并发症更受其影响(OR,2.481;p = 0.040)。在评估紫杉烷类药物先行方案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曲线下面积估计为0.760(p < 0.0001),其中“脂肪坏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635(p < 0.05)。
在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化疗的剂量、新辅助化疗完成和手术之间的天数以及循环免疫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
表1化疗方案控制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后放疗、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微血管类型的多变量二元Logistic分析
综上述,紫杉烷优先、含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与并发症增加有关,尤其是脂肪坏死。化疗剂量、新辅助化疗完成和手术之间的天数以及循环免疫细胞的数量对术后结果没有影响。
本报告提供的见解有可能为未来的患者咨询提供新辅助化疗的顺序。且研究者建议,临床医生须权衡重建后并发症风险的增加与紫杉烷优先方案在改善肿瘤预后方面的益处,再制定具体方案。
原始来源:
Olawoyin Olamide M,Mehta Sumarth,Chouairi Fouad et al. Comparison of Autologous Breast Reconstruction Complications by Typ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gime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21, undefined: undefined.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毕节肿瘤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肿瘤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电子城电子二路52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安顺市开发区二环路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龙舟坪镇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31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延川县南大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前进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