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宝典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百科 > 百科宝典

挂着粪袋生活的“造口人”:老是担心漏出来,每天不停摸袋子

举报/反馈
2024-12-16 09:53:3939健康网

“我不要做造口,我想放弃手术!”听到医生的建议,小王态度很坚决。

小王是肠癌,因为肿瘤离肛门太近,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也就是说,手术后,小王需要长时间戴着粪袋生活。

“挂着粪袋的生活,毫无质量可言,这样我活着也没什么意义。”最后,在小王的坚持下,家人也只能同意做保守治疗。

在肠癌患者眼里,“保肛”还是“保命”一直都存有争议,有人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但对很多人而言,生活质量高于一切。具体到你身上,你会怎么选?

一、“命比肛门重要!”我选择成为了一个造口人

31岁的郑媛媛3年前被查出直肠癌,肿瘤的位置离肛门很近,最终为了保命,她选择切除肛门,成为了一个造口人。原本肛门的位置在手术后被封闭,为了正常的排便需求,医生只能在郑媛媛的腹部左下侧开一个造口,从此之后她就只能过着粪袋不离身的生活。

因为老家思想比较落后,所以郑媛媛手术结束后就和丈夫离婚了。一开始她也遭遇了许多窘迫的情况,如造口袋一直挂不上,在外面发生造口袋破裂等,不过在适应了“造口人”的生活后,郑媛媛变得开朗起来,成为了一位帮助造口人疏通心理的志愿者。

二、直肠癌高发,我国年轻“造口人”越来越多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世界高位,根据2005年对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新增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以每年3.9%速度在递增,而世界平均水平的递增幅度只有2%。此外,中国的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中国直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而美国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9.8岁。有一部分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做造口手术,有调查显示,我国的造口人人数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而造口对于一个40多岁的人和一个70岁的老年人来说,意义完全不同。

三、成为造口人,你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肖冰:老担心粪便漏出来,每天不停地摸袋子几乎成了强迫症

肖冰是个普通的大学生,一场直肠癌让他成了造口人,原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改变。自卑的他选择和女友分手,然后悄悄地离开了原本的社交圈。

“那股臭味特别大,比正常的粪便更臭,而且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排便,如果没有及时换袋子,就会漏出来。”早期,因为不会换袋子,老担心粪便漏出来,每天不停地摸袋子成了肖冰的强迫症。

郑媛媛:那是我经历过最难熬的2分钟,简直好像过了半辈子!

“有一次和朋友出去逛街,可能多吃了几口,回来的路上就感觉造口袋鼓得很厉害,我一路担心拼命往家里赶,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郑媛媛在地铁上发现自己的造口袋破了,周围的人捂着鼻子抱怨的声音刺痛了她的神经,她满脸通红,不敢抬头,在车停稳后立马冲出车门,却又寻不到厕所,最后只能在垃圾桶边上更换造口袋。

事实上,人们对造口人的普遍认识还是很低,所以造口人的社会接受度不高,能获得的帮助也很有限。原本隐秘的肛门被转移到了身体前部,永无止境的不受控制的排便,对成年人的心理和尊严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永久性造口的患者来说,家庭变故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年轻女性,很多都面临被配偶抛弃的问题。男性也一样,因为直肠癌有可能会影响生育和正常的性功能,这对婚姻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造口患者术后要注意什么?

在接受造口术后,要在生活上注意一些问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好伤口,避免感染发炎最好用温水来清洗造口,不建议使用消毒液,会引起发炎。洗干净、擦干后再上造口袋。还有些患者认为造口很脏,所以每天都要更换造口袋。其实这样高频率的更换造口袋并不恰当,要根据排便的情况来决定更换频率。

按时复查。建议病人出院后一星期内回医院复查,及时检查造口护理的情况,以及检查造口周围及皮肤是否有问题。

早期避免运动,避免提重物。手术后3~6个月要尽量少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腹部压力的运动。可以以散步、快走等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提重物,以免伤口再次裂开。

术后三个月才可以进行性事。刚做完手术不宜展开性事,一是对伤口恢复不利,二是患者的心理水平还没有恢复。一般在手术的3个月后,患者的伤口痊愈,心理调节进入正轨后,可以开始性事。

可以正常洗澡,最好选择淋浴。造口患者戴着造口袋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洗澡的,不用担心伤口进水的问题,但是尽量用淋浴方式来清洗造口及全身皮肤,注意不要拉扯或碰撞到造口袋。洗澡以后,及时用干毛巾把造口袋擦干净。

生命高于一切,为了保命肠癌患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切除肛门,在腹部开造口。但是却不能被社会所接受,令人痛心。公众应该首先要认识这个群体的存在,给予理解,用关爱代替歧视。患者的家属可以在生活日常上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康复。

参考资料:

[1]《如何提高“造口人”的生活质量》.家庭医生.2008

[2]《结直肠癌发病率提高 百万“造口人”失肛之痛》.广州日报.2015-12-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