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肠炎的治疗可以考虑补液盐、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阿莫西林、山莨菪碱等药物的应用。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1.补液盐

补液盐通过补充身体因腹泻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来纠正脱水,缓解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适用于轻至中度脱水及补充水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2.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能吸附消化道中的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药可用于急、慢性腹泻的治疗。

3.双歧杆菌制剂

双歧杆菌制剂能够抑制肠道内有害菌过度繁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助于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作为口服剂使用。对于急性肠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4.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用于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根据医嘱口服。当存在细菌性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阿莫西林。

5.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具有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解除乙酰胆碱介导的平滑肌痉挛,改善胃肠绞痛的症状。一般注射给药。主要用于胃肠绞痛、有机磷中毒等情况导致的肠麻痹。

在诊断为急性肠炎后,应避免摄入可能刺激肠胃的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以支持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2024-04-24 08:30: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宝宝几岁擦防晒?婴儿防晒品怎么挑?儿童防晒3大重点解析
夏季高温炎热,在户外活动时,应特别注意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许多家长常问:宝宝几岁开始擦防晒乳?可以使用大人的防晒乳吗?又该如何挑选?本文为您整理婴幼儿防晒3大重点以及4大挑选关键,教您保护宝宝皮肤免受紫外线危害。想避免夏季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正确防晒十分重要。许多父母不清楚宝宝的防晒产品需要更多安全考量及更高的挑选标准。皮肤科医生指出,婴幼儿的防晒产品与大人有很大不同,皮肤安全性是第一考量。【宝宝为何要防晒?认识婴幼儿皮肤与成人差异】a、婴幼儿肤色较白,容易长斑。b、皮肤较薄。c、较容易偏干燥。d、较敏感脆弱。e、皮肤屏障功能尚未成熟,屏障功能较差,外来物质容易穿透。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危害,从晒红、晒伤、皮肤皱纹、黑斑到皮肤癌。有家长认为,就算晒红、晒伤,皮肤会自行修复,应该没有影响。然而医生表示,一旦皮肤晒伤,晒伤部位未来特别容易出现其他皮肤问题,建议大家避免晒伤。大人常忽略帮婴幼童做好防晒,其实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可能对宝宝造成一辈子的伤害。根据统计,有晒伤经历的幼童,长大后有2倍机会罹患黑色素癌;相对地,如果从小有规律地擦抹防晒产品,可减少78%皮肤癌的机会。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轻忽紫外线对婴幼童皮肤的伤害。【紫外线UVA、UVB如何伤害皮肤】1、紫外线UVB:波长约280~320nm,主要作用于表皮层,短时间曝晒,就会有晒红、晒伤的风险,长期曝晒可能造成光老化、皮肤癌等病变。2、紫外线UVA:波长约320~400nm,可穿透到真皮层,不易察觉,不会造成皮肤疼痛。短期曝晒会导致色素形成、敏感及皮肤耐受力下降;长期会造成色素沉着、加速皮肤老化、发炎,甚至导致皮肤癌。【宝宝多大能擦防晒?可擦大人的防晒产品?】美国皮肤科学会及儿科医学会都建议,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才开始使用防晒产品。其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容易吸收涂抹于皮肤的物质;而且,婴幼儿皮肤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也较成人来得高。因此,大人的防晒产品,不见得能直接用在婴幼儿身上,帮宝宝挑选防晒产品时,应特别小心。【宝宝防晒3大重点】1、阳光猛烈时避免外出:当紫外线过量时,6个月以下婴儿尽量不要出门;每天上午11点至下午2点通常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段时间也尽量不要直接待在户外。2、遮蔽:6个月以前尽可能使用遮蔽的方式来防晒,比如衣物、帽子及雨伞等。3、防晒产品: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应选择纯物理性防晒产品,且应特别注意挑选非纳米的二氧化钛及氧化锌成分防晒产品;3岁以上则可依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儿童防晒产品挑选4大关键】1、防晒指标:父母帮婴幼儿挑选防晒产品时,可依照紫外线的强度,选择适合的防晒系数。但系数不是愈高愈好,而是依照户外活动的性质而定:a、日常生活:小朋友使用的防晒产品,不建议一下子就用到很高的系数,日常生活中使用SPF30、PA+++就足够。b、户外活动:如游泳,可选择SPF50、PA++++的防晒产品。2、纯物理性防晒产品:因宝宝的皮肤屏障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吸收外来物质,因此,应以含二氧化钛及氧化锌成分,且非润色防晒,做为选择时的优先考量。3、不添加非必要成分:挑选宝宝的防晒产品时,必须特别注意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成熟,任何不必要的外来物质,都可能造成宝宝过敏或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建议应挑选无香料、无色素,且容易清洗、单纯温和的配方。4、非喷剂型防晒产品:市面上常见的喷雾型防晒,医生建议,应该满12岁以上的儿童才使用。小朋友较不会憋气,喷雾内的气体容易吸入肺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容易受影响;此外,使用喷雾型防晒剂量不足或涂抹不均匀时,会影响防晒效果;若只有喷剂型防晒产品,建议先喷在手上,再涂抹在宝宝需要防晒的部位,可兼顾安全及防晒效果。【宝宝防晒产品怎么擦?】人们普遍不清楚防晒产品该涂抹多少量,常常一瓶防晒用一年都没用完,使用量不足,擦了等于没擦。究竟该用多少量才足够?以厨房常见的量匙给出以下建议:1、成人全脸加脖子:面积约4个手掌大小,擦防晒产品需要¼茶匙量,相当于1.25ml。2、儿童全脸加脖子:用量为成人的一半,约⅛茶匙,等于0.6ml。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防晒用量,可根据覆盖面积适当调整。例如,手臂、腿部等部位,可按照每10平方厘米使用0.25ml-0.5ml防晒产品的标准进行涂抹。【防晒常见8大疑问】人们愈来愈重视防晒,不过,究竟防晒该如何做?大家普遍存有疑问,特别整理「常见防晒疑问」,提醒防晒一定要落实,千万不要做错,从而反伤害婴幼儿的宝贵肌肤。1、阴天不用防晒:人们常以为,阴天看不到阳光,就不用防晒,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紫外线会穿透云层,一样会伤害皮肤。2、防晒漏擦没关系:只要是衣物没有覆盖住的部位都要涂抹防晒产品,尤其是鼻子、耳后、肩膀以及脚背,最容易被遗忘,除了涂抹要均匀,涂抹的量也要足够。3、防晒擦一次就好:若防晒乳有流失就需要补擦,在户外时间久或流汗,可以随时再补擦;建议至少两个小时补擦一次,千万不要误以为擦了一次防晒乳,就可以待在户外一整天。4、擦了防晒马上就可以出门:擦了防晒产品,理论上马上会有效果,但根据美国皮肤科医学会建议,出门前15至20分钟,就可以涂抹防晒产品,可以达到最佳防晒效果;而且擦完之后再穿着衣物,可避免衣物沾染防晒乳,反而影响防晒效果。5、要先擦防晒还是先喷防蚊液:先使用防晒乳,等干了后再喷洒防蚊液,千万不要为了省时,就把防晒乳与防蚊液混在一起使用。6、喷雾型防晒效果与涂抹型防晒效果一样吗:孩童不建议使用喷雾剂型,因为具有吸入的风险,也可能加剧哮喘或过敏症状。喷雾剂型虽然使用方便,但难以评估使用的防晒剂量是否足够。大人如果使用喷雾型防晒时,也记得先闭气后再使用,避免吸入的风险。7、擦完防晒要不要卸妆:一般洗面乳和沐浴产品就可以清洗干净,但如果是较黏的物理性防晒产品,或有润色、防水的防晒产品,则建议卸妆后,再清洗干净。8、擦防晒会骨质疏松吗:人体因无法自行生成维生素D,须通过晒太阳或食物来补充,有人担心,擦了防晒后,反而会阻挡阳光,无法生成维生素D,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机会。但实际上擦防晒产品后,还是能让身体产生维生素D,擦防晒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擦防晒,反而带来更多皮肤问题。皮肤科医生表示:紫外线会造成皮肤长斑、长痣或特应性皮炎、红斑狼疮、荨麻疹甚至是皮肤癌等疾病,不防晒反而会造成更多皮肤问题。擦防晒不再是爱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保护全身最大的器官——皮肤,才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宝宝鼻塞用生姜敷脚有用吗
一名6个月大的女婴因持续鼻塞3天就诊,表现为呼吸时鼻腔有呼噜声,睡眠中频繁憋醒,无发热及咳嗽。鼻内镜检查显示鼻黏膜充血水肿,鼻腔分泌物培养未检出病原体,诊断为急性鼻炎。家长曾尝试生姜切片敷脚心8小时,症状未见改善。《中华儿科杂志》调查显示,0-3岁婴幼儿每年平均发生鼻塞6-8次,其中78%由病毒感染引起。家长常陷入治疗误区:某平台数据显示,60%的家长尝试过敷生姜、擦香油等偏方,但实际有效比例不足15%。美国儿科学会明确指出,婴幼儿鼻黏膜厚度仅为成人1/3,不当处理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宝宝鼻塞用生姜敷脚有用吗】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中医认为,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在应对外感风寒等病症时,生姜常被用作辅助治疗的食材或药材。从经络学说来看,人体的足部有众多经络经过,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这些经络与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相互关联。通过在足部进行适当的刺激,如生姜敷脚,理论上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对身体的相应部位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并没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能够确切证明,这种从足部到鼻腔的气血传导机制在缓解宝宝鼻塞方面的具体效果和作用程度。同时生姜中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如姜烯、姜醇等,这些挥发成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有观点认为,这些挥发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以及对呼吸道黏膜产生轻微的刺激,促进鼻腔分泌物的排出,进而缓解鼻塞。但同样,关于这些挥发成分在宝宝鼻塞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安全性,还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验证。另外,宝宝的皮肤娇嫩,而生姜具有刺激性,用生姜敷脚可能会导致足部皮肤出现红斑、灼热感,过敏体质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不仅无法缓解鼻塞,还可能造成更多的不适。因此不建议盲目给宝宝使用民间偏方来治疗疾病。【宝宝鼻塞的常见原因】1、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宝宝鼻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当病原体感染鼻腔黏膜时,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2、过敏性鼻炎当宝宝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入侵物,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进而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一些过敏体质的宝宝,在春秋季节,接触到大量花粉后,鼻塞症状可能会明显加重。3、鼻腔异物宝宝好奇心强,有时会将一些小物件,如小珠子、纸团、豆类等塞入鼻腔。这些异物会刺激鼻腔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鼻塞、流涕,甚至可能伴有异味。年龄较小的宝宝,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及时告知家长鼻腔内有异物,这就需要家长格外留意宝宝的行为和症状。【宝宝鼻塞的治疗方法】1、及时清洁鼻腔宝宝鼻塞时,鼻腔内往往会有分泌物堵塞,需要及时清理。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鼻腔清理工具,如小镊子或吸鼻器。使用小镊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娇嫩的鼻腔黏膜;吸鼻器能有效吸出鼻腔内的分泌物,让宝宝呼吸更顺畅。2、使用生理盐水可以购买医用无菌生理盐水,然后将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每侧2至3滴,接着轻轻按压鼻翼,以促进分泌物排出。这种方法能湿润鼻黏膜,稀释黏稠的分泌物,使其更易排出,且无副作用,适合日常护理。3、药物治疗当宝宝鼻塞严重,影响呼吸、睡眠和进食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开具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常见的有:①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主要成分是生理性海水,能清洁、湿润鼻腔,促进分泌物排出,安全性高。使用时,将喷雾器喷头对准宝宝鼻腔外侧,每个鼻孔喷2-3下。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喷头不要深入鼻腔内部,避免损伤鼻黏膜。②抗生素:如果宝宝鼻塞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且确诊为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此类药物从根本上对抗细菌感染,缓解症状。但使用前需确认宝宝无药物过敏史,且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③抗组胺药物:针对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塞,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糖浆,多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作用,减轻过敏症状。使用时要注意,在宝宝空腹状态下服用效果更佳,且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服药后尽量让宝宝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④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3岁以上的宝宝,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改善鼻塞。使用前需充分摇匀,在使用时将喷头稍微朝向鼻腔外侧壁,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宝宝鼻腔黏膜有一定刺激,要密切关注宝宝使用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实用建议】1、宝宝鼻塞如何正确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5%-55%,这样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的干燥,缓解鼻塞。在宝宝鼻塞时,喂奶要特别注意,避免呛奶,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2、宝宝鼻塞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果宝宝鼻塞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一周仍没有明显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喘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如果宝宝鼻塞是突然发生,且伴有哭闹不止、流鼻血等异常情况,也需要立即就医,以排除鼻腔异物、鼻窦炎等疾病的可能。3、如何预防宝宝鼻塞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宝宝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宝宝接触病原体的机会。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宝宝用手触摸口鼻。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要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宝宝外出时间,保持室内门窗关闭等。总之,宝宝鼻塞用生姜敷脚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实际效果因人而异,且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支持。在面对宝宝鼻塞问题时,家长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安全、科学的方法进行缓解和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2岁宝宝甲流怎么办?怎么进行治疗
近日,李女士发现她两岁的女儿出现了持续高烧不退、咳嗽、喉咙痛以及轻微的呼吸急促等症状。起初,李女士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然而,随着症状逐渐加重且不见好转,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甲型流感(简称甲流)。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数据显示,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童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其中2 - 5岁的儿童是流感的高危易感人群。2岁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旦感染甲流,病情发展可能较为迅速,所以及时、科学的治疗至关重要。【2岁宝宝感染甲流的症状特点】2岁宝宝感染甲流后,症状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特点。一般来说,起病急骤,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体温常常在短时间内飙升至38℃以上,甚至可达40℃。除了高热,还常伴有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与成人不同的是,宝宝可能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更多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食欲减退。部分宝宝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感染甲流后更容易受到影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①隔离休息:宝宝确诊甲流后,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充足的休息,为宝宝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助于身体恢复。②合理饮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鼓励宝宝多喝水,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促进新陈代谢。如果宝宝食欲不佳,不要强迫进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③物理降温:当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擦浴: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水温控制在32 - 34℃为宜,每次擦拭时间10 - 15分钟,同时擦拭时要注意保暖。- 退热贴:退热贴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降温工具。它通过凝胶中水分的汽化,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局部温度。使用时,直接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或太阳穴即可。要注意,皮肤有破损、过敏的部位不宜使用,而且退热贴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 - 8小时更换一次。2、药物治疗①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治疗甲流的关键药物,应在发病后的24 - 48小时内尽早使用。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奥司他韦使用广泛,能够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对于2岁的宝宝,可以考虑颗粒剂,易于吞咽。帕拉米韦则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宝宝。②退烧药: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时,需要使用退烧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较为安全,同时还有多种剂型。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有适合儿童使用的混悬滴剂,既方便宝宝吞咽,也利于家长控制药物用量。3、对症治疗除了发热,2岁宝宝感染甲流后还可能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①咳嗽:如果宝宝咳嗽不太严重,可以让宝宝多喝温水,这样能够湿润呼吸道,缓解咳嗽症状。也可以在房间里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呼吸道的干燥和刺激。如果咳嗽比较严重,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和饮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②流涕:宝宝流鼻涕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将宝宝平躺,每个鼻孔滴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按压鼻翼,帮助分泌物排出。这样既能清洁鼻腔,又能减轻鼻塞症状,让宝宝感觉更舒服。※大多数2岁宝宝感染甲流后,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预后良好,一般在1 - 2周内即可康复。但也有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可能会加重,治疗时间也会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预防及护理措施】1、预防接种:每年流感季节前,及时带宝宝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宝宝感染甲流的风险,减轻发病后的症状。一般建议在每年秋冬季、流感高发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接种。2、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如果必须要去,要给宝宝佩戴好口罩。3、正确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宝宝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4、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特别是发烧时可能会打湿衣物,需及时更换。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身上出现很多小红疹怎么办
宝宝身上出现很多小红疹,可以通过皮肤护理、调整衣物以及合理用药等措施来处理,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红疹变化,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诊断。1、皮肤护理:用温水轻柔地清洗长红疹的部位,温水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防止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水分,可涂抹适量的婴儿专用润肤霜,其含有的天然油脂和保湿成分,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持皮肤水分,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缓解宝宝因皮肤干燥引发的红疹不适。2、调整衣物:建议家长给宝宝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纯棉材质亲肤性强,能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因摩擦导致红疹加重。宽松的衣物利于空气流通,可降低皮肤温度,减少汗液分泌,防止因汗液刺激引发或加重红疹。同时,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宝宝过热出汗,汗液中的盐分等成分会刺激皮肤,加重瘙痒和红疹症状。3、合理用药:若红疹伴有明显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其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涂抹在皮肤上后,能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瘙痒症状,减轻宝宝因搔抓导致的皮肤损伤。如果是湿疹等过敏性红疹,可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其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从而缓解红疹症状。但此类药物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给宝宝清洗皮肤时家长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涂抹药物前要确保皮肤清洁干燥,涂抹时动作要轻柔。宝宝衣物要勤换洗,保持清洁卫生。若宝宝搔抓红疹部位,可适当给宝宝戴上手套,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