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牙疼问题的严重性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重视口腔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口腔疾病总是容易被人们忽视。
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腔癌、口腔溃疡、先天性发育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医生团队提醒,口腔作为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社交、心理健康外,还会因存在于口腔的一些微生物导致或加重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进而危害全身健康。因此,关注口腔健康,改善口腔健康行为,提升口腔健康水平应当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人生各阶段的口腔健康守护
1. 正确刷牙每日至少刷牙2次,早晚各1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2. 正确选择牙刷,注意及时更换选择刷头小、刷毛排列合理(10-12束长,3-4束宽)、刷毛较软、牙刷柄长宽适中的牙刷。建议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若刷毛弯曲或倒伏则需立即更换,否则会损伤口腔软硬组织。
3. 饭后漱口饭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以保持口腔清洁。
4. 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和冲牙器辅助刷牙,以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这些区域往往是牙刷难以触及到的地方。
5. 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黏性食物及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晚上睡前刷牙后进食。
6. 戒烟吸烟不仅会增加牙周病的风险,还会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
7. 定期口腔检查与洁牙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并早期治疗。必要时进行洁牙治疗,以去除牙结石和深层牙菌斑。
口腔健康守护之孕产妇篇
1. 孕前准备建议备孕前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与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疾病或隐患,如智齿、龋齿、残根残冠等,以预防孕期口腔急症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此项工作应尽早进行,因为口腔检查治疗可能需拍摄口腔X线片,虽然其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拍摄口腔X片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同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仍是第一要义。
2. 孕期管理妊娠期间并不是讳疾忌医的。一般认为,妊娠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理想时期,而妊娠期的前、后3个月则以缓解孕妇症状、保守治疗为主。孕期应继续维护口腔卫生,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易诱发妊娠期龈炎,需特别关注。
3. 产后关注产后亦不可忽视口腔健康,应摒弃“坐月子不刷牙”等旧观念,坚持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确保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守护之婴幼儿篇
1. 日常清洁口腔
自出生起,每日用软纱布轻柔擦拭婴儿口腔;待乳牙萌出,改用纱布或软毛牙刷轻轻清洁口腔和牙齿;随着多颗乳牙萌出,应使用指套牙刷或软毛牙刷,每日至少刷牙2次,并确保全面无遗漏。
2. 科学喂养
确保喂奶姿势正确、奶瓶位置适宜、选用合适尺寸的奶嘴,以促进婴幼儿颌面部正常发育。乳牙萌出后,避免长时间含奶瓶,尤其是禁止含奶瓶入睡,以防奶瓶龋的发生。同时,注重喂养卫生,包括定期消毒喂养器具、避免通过口口接触传播病菌给婴幼儿等。
3. 定期检查
建议在婴幼儿首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进行首次口腔健康检查,并于随后每半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口腔问题,确保婴幼儿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守护之儿童篇
1. 口腔卫生习惯培养选用适合儿童年龄段的牙刷,自3-4岁起教授并实践“画圈法”刷牙技巧。家长应每日辅助孩子刷牙1次,尤其是睡前,以有效清除日间食物残渣。
2. 饮食结构调整鼓励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通过增强咀嚼功能,不仅锻炼咀嚼肌群,促进牙齿与颌骨健康发育,还因唾液分泌增多而自然清洁口腔,降低龋齿风险。
3. 不良习惯纠正及时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有害习惯,以防口颌畸形发生。特别是口呼吸现象,需排查是否存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或鼻甲肥厚等潜在疾病因素。
4. 早期矫治干预乳牙列矫治的最佳年龄是4岁左右;混合牙列矫治的最佳年龄是8-10岁;恒牙牙列矫治的最佳年龄是12-18岁。
5. 换牙期监测密切关注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情况,遇乳牙滞留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影响恒牙正常排列。
6. 牙外伤应急处理牙外伤多见于前牙,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若恒牙整体脱落,应妥善保存(如置于牙槽窝、冷牛奶、生理盐水或含于舌下),避免干燥与根部损伤,争取30分钟内接受再植治疗,以最大化保留牙齿。
7. 定期检查与预防治疗鉴于3-6岁为儿童龋病高发期,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并摒弃“乳牙替换无需治龋”的错误观念。通过定期涂氟与窝沟封闭等措施,有效预防乳牙及恒牙龋病,保障儿童口腔健康,促进面部发育与恒牙列的正常形成。
口腔健康守护之老年篇
1. 持续维护口腔卫生无论是否保有自然牙齿,口腔卫生维护均不可忽视。老年人因牙龈退缩,更易发生根面龋及食物嵌塞,故应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配合使用牙线及牙缝刷彻底清洁。避免使用牙签,以防加剧牙龈损伤。
2. 密切监测口腔黏膜健康任何超过两周未愈合的口腔溃疡或口腔黏膜出现的异常颜色变化(如白色、红色斑块),均应及时就医检查。此外,通过消除不良刺激因素、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可有效预防口腔癌,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 及时处理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此类牙齿不仅丧失功能,还可能成为潜在感染源,影响全身健康。因此,对于松动严重、无治疗价值的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并在拔牙后3个月左右进行义齿修复,以恢复口腔牙列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
4. 日常清洁活动义齿佩戴活动义齿的老年人,需养成每次饭后取下义齿清洗的习惯,确保彻底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睡前应摘下义齿,放置于清水中保存,可辅助使用假牙清洁片以增强清洁效果。注意避免使用热水或酒精浸泡义齿。
全身健康,从“齿”开始。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关注并改善口腔健康行为,共同守护我们的口腔健康。
(通讯员 钟欣岑 安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