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3月8日上午,南方医院妇科、产科、乳腺科等联合在医院门诊楼下大厅举行妇女节义诊活动,向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家提醒关注女性健康,妇科肿瘤早诊早治可提高生存率、孕前或产前可筛查地贫携带者、35岁开始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这几件事值得引起重视。
我国女性建议35岁开始定期做乳腺检查
乳腺癌作为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大“杀手”。调查数据显示,在广州地区,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万分之五。值得关注的是,小于或等于40岁的乳腺癌患者数量由2015年的17.7%上升到2021年的22.3%,占患者总数的19.9%,小于或等于35岁以下的患者占比9.4%。
“近年来,乳腺癌的患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我们今年就碰到了两个17岁女生确诊乳腺癌。”南方医院乳腺科主任姚广裕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研究认为,久坐、饮酒、精神压力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针对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乳腺癌这一现状,国外预防指南通常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但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早,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建议将乳腺检查起始年龄提前至35岁。
“一般35岁以下的女性,可以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如果有结节或高危因素,到35岁了,可以加做一次钼靶检查;如果乳腺B超没有问题,那么可以40岁开始做钼靶筛查。” 姚广裕说,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乳腺B超与钼靶检查结合起来进行筛查更为准确。
未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或明显上升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南方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庞战军表示,随着宫颈癌疫苗的推广和两癌筛查措施的起效,宫颈癌会逐渐减少,未来妇科肿瘤发病率上升明显的可能会是子宫内膜癌。
“不同于宫颈癌明确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关,子宫内膜癌更多是跟女性的代谢有关系,比如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以及体重指数超标的肥胖女性,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癌。”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负担的根本举措。庞战军指出,平时女性生活中的一些早期信号可能提示“妇科恶性肿瘤”,应多加注意。一是肿块,肿物可生长在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即使无任何症状,也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二是阴道分泌物异常。三是月经改变。四是绝经后出血,停经1年以上又有阴道出血则为典型的绝经后出血,大多数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也可能是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五是饮食及大小便改变,卵巢癌的最初表现可能仅有腹胀、食量减小以及消化道症状,而肿瘤压迫或侵犯膀胱和直肠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大便干燥等。
“妇科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疗效理想,预后较好。”庞战军说到。妇科肿瘤中最凶险的是卵巢癌,其起病隐秘,难以早期发现,定期做妇科检查尤为重要。10%~15%的卵巢癌与遗传相关,有家族史及相关遗传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最好30岁起每半年做一次检查,无家族史的女性也需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等)、B超等手段进行筛查。
重视孕前或产前的地贫携带者筛查
在义诊现场,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黄莉萍特别提醒备孕女性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如果夫妻双方都是α或都是β地贫携带者,有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可能。
“这一类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叫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在我国南方为高发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比较严重,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孕前或产前通过筛查和基因诊断明确高风险家庭,就可以通过产前诊断筛选出重型地贫患儿。”她表示。
临床常见的地贫分为α和β地贫两种。重型β地贫患者多从婴儿期开始发病,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苍黄、食欲差、生长发育迟缓等,需终身定期输血和适时排铁作为对症治疗。重型α地贫患儿甚至可能宫内死亡或产后数小时死亡而无法正常存活。骨髓移植是重型地贫目前唯一根治的方法,但费用昂贵且配型困难。
提及导致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的主要原因,黄莉萍表示,主要是筛查意识淡薄。“地贫携带者筛查其实非常简单,一个血常规就可以筛查八九成的携带者,筛查阳性则需进一步基因诊断确诊。”
当确诊为同型地贫携带者的夫妇,必须就诊相应的科室进行遗传咨询,确定有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可能的夫妇则可考虑孕后择期产前诊断或孕前就诊生殖中心咨询三代试管,选择健康胚胎进行移植以达到优生目的。
(通讯员:李晓姗)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沃医妇产名医集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