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与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启动共建由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双方联合开展系列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推进健康科普进校园,创新探索科普教育新路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目前,已开展两个学期校本课程,2023学年下学期和2024学年上学期均已完成期末测评,顺利结课,累计开展32课时,总时长达1280分钟。
医校联动,合力打造高质量急救校本课程
作为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实一直是急救教育的道路上的排头兵。作为全国首家应急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承建单位,省二医为省实应急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在健康科普领域,省二医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传播资源,为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双方在急救、医疗、教育的优势特色,省二医与省实携手共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二医作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技术指导单位,合力打造高质量的急救技能校本课程。
三维教学,专业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
据介绍,急救技能校本课程围绕“专业授课+实操演练+情境模拟”的三维教学模式展开,特色鲜明地融入更多互动体验与案例分析,大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在课程设置中,特别增加了“心肺复苏术(CPR)进阶训练”模块,通过最新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专业教学,模拟不同场景下的CPR实操演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这一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的技能。
持续优化,探索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新路径
2024年,双方合作开展了两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均已完成期末测评,顺利结课。累计达32课时,总时长为1280分钟,内容涵盖急救技能、运动损伤处理、眼健康、青春期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等高质量的健康科普知识。通过科普讲座、互动问答、分享交流、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课程已惠及近600名在校师生,真正实现了“感兴趣、听得懂、用得上”。
此外,系列课程在双方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科普文章20余篇,阅读量近3万,获得广泛关注。
未来,省二医将继续深化与省实等学校的合作,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融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打造急救技能与科普教育模式创新示范,为校园开展急救教育提供创新经验,进一步推动健康科普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实用的健康教育服务。

△2024年3月6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蔡骘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卫国为“急救科普教育合作共建”项目揭牌(左图);省实蔡骘校长为医院授牌“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技术指导单位”(右图)

△2024年3月6日下午,省二医与省实启动“急救科普教育合作共建”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校本课程,省实党委副书记、校长蔡骘(右5)、学生处副主任廖洁(右2),省二医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卫国(左3)、融媒体中心主任周颖怡(左2)与双方代表、师生合影留念

△2024年12月25日下午,2024年上学期校本课程顺利结课。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朱伯东(右1)与双方代表、师生合影留念

△校本课程获师生好评,课后一起合影留念。

△急诊科赖峰主治医师进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专业授课,并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CPR实操演练。

△省二医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浩、主管护师黄崇明监考学生笔试。
(通讯员:蒙彦伶、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