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疗·资源

精益管理,助力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行稳致远

举报/反馈
2024-01-08 17:35:4439健康网


近日,“内分泌科室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项目2023年度总结会暨2024年度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赋能行动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48位国内内分泌领域专家参与会议,分享有关内分泌科室建设的经验,以及内分泌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代表赋能行动内分泌科专委会对2023年项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发布了“2023年度公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室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同时,在本次会议上还宣布成立了“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致远学院”。未来,致远学院将组织全国各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副主任及亚专科主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探索鲜活的实践模式,总结专科能力建设典型经验,推动专科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全国内分泌专科能力,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支撑和保障专科建设发展,从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李小英介绍到,专委会于去年12月成立了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推动内分泌学科减重门诊开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以内分泌科为主的多学科肥胖诊疗团队。联盟还将加大科普宣传,引起公众对肥胖的重视,从而起到从源头上落实慢病预防。

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成立

规范肥胖人群临床诊疗

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由健康报社牵头发起,依托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项目内分泌专科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共同担任联盟主席,聘请国内多位知名内分泌、营养、减重外科专家担任常务理事,旨在凝聚专业力量,形成科学的体重管理体系,规范肥胖人群的临床诊疗。

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达50%

(母义明教授)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专家围绕肥胖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最新发表的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患病率数据。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人群患病率为50%,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其中,男性肥胖高峰出现在35岁以后,女性出现在50岁以后。母义明提醒,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及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欠发达地区人群的生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肥胖发生率还将持续上升,这需要各方努力,让公众意识到健康生活模式的重要性。

(郭立新教授)

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介绍,中国肥胖人群中,腹型肥胖较为常见,这容易造成机械性损害、代谢性损害、精神性损害。目前已被证实的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有240余种,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恶性肿瘤等。但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优化体重得到控制和缓解。郭立新强调,优化体重意味着个体要降低脂肪比重,避免减少肌肉量,并保持营养。

(时立新教授)

贵黔国际总医院时立新教授从医学角度介绍了肥胖的起因。肥胖起因非常复杂,原发性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继发性肥胖多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肥胖不仅是形象问题,也是健康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肥胖人群需要接受个体化、长期的管理。

减重不在一朝一夕  综合管理才更有效

(单忠艳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忠艳教授认为,管理肥胖人群的场景既应在社会,也应在医院,但最主要的是要发挥社会的力量。面对广大肥胖人群的需求,社会各界都要提供支持。比如,相关机构应开展正向宣传,借助专家的力量在权威媒体发声,用好新媒体,持续开展系列报道,让公众意识到肥胖的危害,在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氛围。当部分人群的肥胖问题在社会环境种无法得到解决时,就需要医院积极参与,规范管理。对此,联盟倡导多学科合作,以团队形式落实具体措施,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她提醒,肥胖管理要进行长期化、个性化、多模式的综合管理才更有效。减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预防反弹,维持健康体重。

(刘铭教授)

针对糖尿病治疗药物在减重人群中“大热”的现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铭教授认为,目前公众对由肥胖带来的不良结局关注度高,但对于肥胖管理的认识仍有不足。肥胖和糖尿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减重”与“控糖”密不可分,临床也常采取两者共管的措施。在医学角度上,肠促胰素主要通过调节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发挥降糖作用;通过调节中枢神经使人产生饱腹感,影响食欲,抑制肠蠕动等,从而发挥减重作用。

(李小英教授)

基于上述背景,李小英指出,到医院就诊的肥胖人士占肥胖人群的比例很小,社会非医疗机构承担了部分职能,肥胖人群的规范管理存在巨大需求。长期以来,减重药物被证明仅能减少5%~7%体重,无法满足肥胖人群的需求。新型减重药物的问世为肥胖人群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此,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将推动内分泌学科减重门诊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以内分泌科为主的多学科肥胖诊疗团队。联盟还将加大科普宣传,引起公众对肥胖的重视,从而起到从源头上实现慢病预防。

据悉,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成立于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项目之下。2021年,结合“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健康报社启动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项目,成立了由5名顾问、47名内分泌专家组成的“内分泌专科专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专委会开展基础数据调研,分阶段组织撰写《内分泌专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内分泌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组织多场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交流会,旨在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促进不同地区公立医院达到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