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肠道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急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其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但不包括结肠憩室。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繁且粪便稀薄。
2.腹痛
当胃肠道受到感染性致病菌侵袭时,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痉挛性疼痛。腹痛可能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绞痛。
3.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食物不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产生不适感并引起恶心。恶心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常伴随着想要呕吐的欲望,但在没有明确触发物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4.呕吐
呕吐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动作,旨在清除有害物质,如食物残渣、毒素等,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呕吐可以伴随或不伴随腹泻,在任何时间发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如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引起。
5.发热
急性肠炎中,炎症反应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身体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上升。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出汗或寒战,体温一般高于38℃。
针对急性肠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大便常规和培养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重症患者需静脉输液。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食用高脂肪、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鼓励摄入温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