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疗·资源

如何给中老年人免疫力充满电?主动免疫积极预防是关键

举报/反馈
2023-12-14 19:34:0939健康网

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强化免疫的认知。近期各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中老年人免疫系统面临多重考验。为此,“提升老龄免疫力,科普行动”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并公布了《冬季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实用建议》(以下简称“实用建议”),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协会代表就中老年人免疫力相关影响因素、免疫力与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带状疱疹)、如何提升免疫力等多角度内容展开探讨。此次“实用建议”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老年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刘新民;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刘方;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兆秋进行审核。

免疫力 “告急”,冬季中老年人更易生病

免疫力与疾病往往相互拉扯。进入冬季后,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病毒相对活跃,中老年人由于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渐下降、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不同病原体的“反复感染”,身体缺乏康复的“缓冲期”,不仅容易导致本身慢性病控制不佳,造成更多长期健康问题,还会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老年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刘新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老年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刘新民表示“对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光治不防越治越忙’,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重在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推倒老年人体重要机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预防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一是做好免疫接种,二是提高机体的基础免疫能力,三是科学的做好日常防护。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临3重挑战:年龄、温度、多病共存

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临多重考验,对抗疾病的“免疫储蓄”往往受年龄、温度、多病共存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免疫力会“衰老”。50岁后,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逐渐老化并被脂肪组织所替代,变成黄骨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另外,免疫力也会因低温变“迟钝”。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季节性变化,夏天阳光充足,免疫系统更好,而很多疾病在冬季发病率更高。加上老年人代谢低,体温往往偏低,对免疫系统的活力也会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多病共存也会给中老年人的免疫力增添额外负担。我国中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占比较高的人群,其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可能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如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同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表示“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很会‘见机行事’,一旦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就会‘伺机而动’,尤其是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遭受这些疾病的侵袭,感染后,不仅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本身慢性病的控制。比如门诊中我们曾遇到过一位70岁的老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日常控制稳定。一次三叉神经痛叠加了带状疱疹后出现了严重的中风、脑梗及偏瘫。因此,本身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要尤为关注自身免疫状态,例如50岁时免疫力水平是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身体以后被激活的临界点。呼吁大家平时要多多关注身体的变化,主动免疫,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皮肤免疫“失守”,带状疱疹风险增加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重要的免疫力盔甲,在冬季可能成为软肋。当皮肤的免疫防线被突破,中老年人罹患常见感染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显著增加。年龄、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带状疱疹的3大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上升。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刘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刘方表示“皮肤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面镜子,一旦皮肤免疫‘失守’,各种皮肤疾病就会频繁出现。除了冬季寒冷干燥带来的皮肤瘙痒外,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明显,带状疱疹门诊量有所增加。如春节值班,带状疱疹的门诊咨询比例接近60%。罹患带状疱疹后,病情严重且反复。我们曾在接诊过程中,遇到一位84岁的老奶奶,50多岁后得了下颌骨癌,术后叠加带状疱疹。此后,每年冬天带状疱疹复发一次,来咨询的时候,已经反复发作20多次了,非常痛苦。”

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

近期媒体对免疫力相关认知做了微博小调查,问及冬季免疫力低与哪些信号有关?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冬季免疫力低和多种病原体入侵/流感、肺炎等高发(34%)、气温低(31%)、免疫力下降(33%)有关,很少网友认为与慢病影响/本身患有慢病(2%)有关;关于免疫力下降身体有哪些表现,大部分网友认为身体变冷(46%)、经常咳嗽(43%),很少网友认为易患带状疱疹(4%)也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关于中老年人如何提高免疫力?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改善生活方式,例如,足够睡眠(21%)、适量运动(20%)、心态放稳保持快乐(21%)、补足营养(20%)可以提高免疫力,对于接种疫苗(18%)来提升相应疾病的预防能力有一定认知但需进一步提升;对于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的疫苗有哪些?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最多的是带状疱疹疫苗(46%),其次是流感疫苗(32%),第三是肺炎球菌疫苗(21%)。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兆秋

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兆秋建议“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亦会加大慢性病管理难度,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疫苗接种时机,通过接种疫苗,主动预防疫苗相应疾病。此外,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疫苗所针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由于疫苗接种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其次,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如果疫苗的保护效力为80%,接种后能帮助受种者减少80%感染疾病的风险。当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不同。最后,关于疫苗的接种禁忌,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则不能接种该疫苗;二是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三是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多方携手倡导强化免疫、主动免疫,助力健康老龄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

会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表示“中老年人群是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强中老年人疾病科普,帮助他们了解疫苗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价值,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们在健康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知信行’,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