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陈宏教授:碳青霉烯类药物在重症感染领域的常青常新

碳青霉烯类属β-内酰胺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是临床治疗重症、混合感染、耐药菌的一线药物,在重症感染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我们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宏教授,就碳青霉烯类药物在重症感染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重症感染的管理策略进行深入访谈,以期为临床重症感染中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陈宏教授:碳青霉烯类药物在重症感染领域的常青常新

陈宏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二级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黑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呼吸专科带头人

碳青霉烯在危重症感染领域的角色——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抗重症感染治疗中,是非常可靠、且值得信赖的药物”

碳青霉烯类药物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抗菌药物,对危重症患者的感染治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宏教授指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作为中国首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抗重症感染治疗,尤其是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治疗中,是非常可靠、且值得信赖的药物。”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且临床适应证广,可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陈宏教授介绍道:“碳青霉烯类药物可用于社区获得性感染(CAI)的治疗,尤其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救治、以及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杜绝滥用,尤其是在社区诊所。另一方面,碳青霉烯类药物可用于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治疗,如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可根据临床经验、流行病学和指南/共识指导,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陈宏教授强调,“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临床中要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等综合考虑,为患者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避免耐药菌的发生。”

此外,陈宏教授表示,“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同一抗生素的敏感度不同,且不同抗生素对同一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病原微生物特点及敏感度来选择抗生素,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抗感染作用,进而提高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陈宏教授认为,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之间不存在冲突。目前,全国各地医院均成立有院内感染控制办公室,简称“感控办”,严格遵守其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可避免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降低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无论是呼吸科医生,还是外科或其他科室医生,都应严格遵守‘感控办’的要求以及国家卫建委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保障医院感染防控和耐药菌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陈宏教授补充道。

“菌”和“药”是重症感染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方向——

“未来追求的目标一定是更精准的应用抗生素治疗”

慢性非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常伴危重综合征,且易发生感染。然而,由于对现有病原微生物的认知不足、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呼吸与危重感染患者常面临多重耐药等困境,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等共同发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旨在将呼吸与危重症专科捆绑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高质量发展。“PCCM的建设体现了呼吸与危重症诊疗的科学、严谨和规范。基于此,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的诊疗已由过去的‘诊治’‘防治’等概念逐渐转向‘促、防、诊、控、治、康’全面健康照护,不仅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呼吸与危重症诊治水平。”陈宏教授表示,“此外,PCCM的建设推动了我国呼吸与危重症专科人才培养,为未来危重症感染的科学、精准防治奠定了人才基础。”

陈宏教授分享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PCCM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全面、规范建成PCCM,并设有呼吸重症病房,为呼吸衰竭等呼吸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救治平台。2)建成全省名列前茅、且最先进的腔镜介入诊疗中心,可在开展疾病诊断和治疗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解除重症患者疾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专业保障。

陈宏教授指出,PCCM规范化建设为实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教、研”高质量协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未来将依托PCCM平台建设,危重症感染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病原微生物的更深入了解。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特征,并作出精准识别,是重症抗感染研究和临床工作的追求目标。2)对抗生素的更精准使用。在对抗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时,传统的细菌培养对于病原微生物的精准识别仍然存在未尽之需,进而阻碍了抗生素的精准使用,未来结合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的进一步落实,对于真菌及耐药菌的识别及精准用药有着长足帮助。精准识别病原微生物是前提,精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关键。

“未来追求的目标一定是更精准的抗生素应用。”陈宏教授总结道,“在新型抗感染药物问世之前,我们仍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来应对复杂的抗菌斗争。”

2024-09-27 17:24:35浏览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磊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羟基维生素D偏低会有什么症状
出现羟基维生素D偏低,可能会有睡眠质量变差、手脚抽搐、内心自卑等症状,可以根据以上症状,选择适当方法缓解。 1、睡眠质量变差 羟基维生素D偏低可能是日光照射时间过短、经常挑食偏食等因素,影响人体内部维生素D含量大小,造成羟基维生素D异常,容易造成脑内神经递质传递紊乱,有可能会出现睡眠质量变差、睡觉时经常容易醒来等症状。如果出现脑内神经组织受损,建议患者按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缓解。 2、手脚抽搐 长期处于羟基维生素D含量混乱状态,会影响骨骼基础代谢功能紊乱,引起手脚抽搐、四肢发软等症状。出现羟基维生素D数值紊乱,患者建议按医嘱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改善。 3、内心自卑 若出现羟基维生素D数值过低,可能会有身体骨骼吸收钙元素困难,影响身体骨骼正常发育,出现身高偏低,也有可能会出现内心自卑。若出现内心自卑,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辅助改善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配合医生使用牡蛎碳酸钙颗粒、蚝贝钙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造成汗液分泌量上升、情绪容易激动紧张、骨质疏松等症状,可以通过适当方法缓解。若无法改善上述病情,建议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